五一假期過后,多地醫院接診新冠陽性病例數增加。“你二陽了么?”成為人們的熱議話題。“二陽”癥狀會比“初陽”嚴重么?傳染性如何?用藥有什么特殊性?如何預防呢?跟隨藥娃一起來看看吧!
1? 癥狀相似但較輕
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當前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奧密克戎的重組變異株——XBB系變異株(如XBB.1.9.1、XBB.1.16和XBB.1.5等)。雖然其致病力與早期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相比沒有明顯變化,但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強。
作為一種呼吸道病毒,不論是初次感染還是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患者臨床表現都是類似的,如嗓子疼、咳嗽、鼻塞、乏力以及發燒等。不過,目前整體看來,“二陽”相比“初陽”,患者的癥狀相對較輕,多數僅表現為低燒、輕度咳嗽,而且病程、發熱時間都較前縮短,重癥比例非常低。臨床數據表明,“二陽”后通常只需4~10天即可轉陰,相比第一次感染的7~14天要短很多。
2? 二陽主攻中青年,重點人群要關注
從各地醫院發熱門診接診新冠病毒感染人群年齡來看,目前大部分“初陽”的是老年人,“二陽”則以中青年為主,且“二陽”的整體感染比例相對較低。
之所以會“二陽”,一方面是隨著時間推移,體內的抗體(來源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滴度降低,免疫力下降所致;另一方面也與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出現免疫逃逸有關。對于以下三類重點人群,仍需做好防護:**第一類:**第一輪疫情未陽過的人群,初次感染臨床癥狀會更重。
**第二類:**高齡老人,65歲以上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
**第三類:**有基礎疾病者,如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人群。
后兩類人群更容易發生二次感染,且“二陽”后更易發展為重癥。因此一旦確診,應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建議使用小分子抗病毒藥物。
3? 注意鑒別,謹慎用藥
同樣作為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甲流和普通感冒也會引起咽喉疼痛,伴或不伴有咳嗽以及發燒。因個人免疫力不同,感染后癥狀輕重不一。因此,出現嗓子痛不一定就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需要加以鑒別。建議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對癥治療。
如果確認是新冠病毒感染,藥物治療上仍以小分子抗病毒藥物治療和對癥治療為基本原則,使用時需要謹慎。1
第一波疫情期間囤積的藥品,服用前需要查看有效期,過期藥物不得使用!2
無需大量備藥,更不主張預防性使用。在使用藥品有疑惑時,可提前咨詢醫師或藥師,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切勿輕信網絡上流傳的一些不科學用藥指導。
預防“二陽”,防護仍然很重要。出入公共場所需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感染風險。如果出現發熱、咽痛、乏力等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診治。
來源: 藥葫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