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之際,中國作物學會甘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傅玉凡研究員,組織西南大學重慶市甘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產業技術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團隊成員葉發銀教授、馬冠華副教授、曾令江高級實驗師、趙騰飛博士后及部分碩士研究生一行11人組成西南大學甘薯科技服務團隊于2023年5月30-31日奔赴貴州省思南縣開展科普科技服務活動。本次活動是根據中國作物學會的統一安排,應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思南縣科技發展中心邀請組織。
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紅薯品種研發、育苗、收購、淀粉初加工、粉絲(條,餅)精加工、產品研發、薯渣烘干利用、養殖、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民營企業。“陳薯”品牌已成為西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知名品牌。該企業是中國淀粉工業淀粉專業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單位、貴州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省十六家農產品深加工高成長企業之一、全省殘疾人就業示范企業、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陳薯”牌紅薯粉已被認定為第一批全國扶貧產品。公司所在三道水鄉周寨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
科技服務團隊首先在企業基地思南縣邵家橋鎮坨寨壩龍薯9號苗床調查甘薯SPVD病害發生情況,馬冠華副教授向企業技術人員、思南科技特派員團隊20余人講述了甘薯SPVD癥狀、傳播方式、危害及其防控措施;傅玉凡研究員就該基地正在進行的種薯繁育栽插進行了技術指導、示范,并指出了因地勢原因可能爆發的洪澇對種薯貯藏不利影響,提出了具體預防應對措施。科技服務團隊隨后來到思南縣三道水鄉周寨村,對商薯19大棚育苗基地進行了調研,并對苗床上因濕度過大產生的黏菌及其危害性進行了科普講解,消除了公司技術人員的困惑。
科技服務團隊一行來到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三道水鄉廠區調研,食品專家葉發銀教授詳細了解了甘薯淀粉加工、粉絲生產工藝、薯渣資源利用、產品市場營銷等方面情況后,針對甘薯傳統食品生產、新品研發、科技賦能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等提出了具體措施和建議。團隊研究生們在參觀學習的基礎上,與企業就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達成合作協議。
活動最后由思南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曠宗順主持了座談會,服務團隊與公司張誠董事長及其專家工作站成員、思南縣農業農村局、三道水鄉黨委政府等人員就科技服務、產業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互動,西南大學甘薯科技服務團隊與貴州佳里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在甘薯領域長期合作協議。
思南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黨校校長楊立同志出席科技服務系列活動和簽約儀式,對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前來進行科技科普活動的團隊成員致以節日的慰問,并強調校企戰略合作意義重大,為企業在科技進步、人才支撐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帶來更多資源,希望雙方通過深度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帶動城鄉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來源: 中國作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