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助力平安校園建設,切實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恰逢“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讓孩子們過一個“有趣、豐富、有意義的兒童節,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司法所走進北京市西城區康樂里小學,以“模擬法庭”的形式,為學生們送去一堂“沉浸式”的法治課。
在“模擬法庭”正式開始前,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庭審流程、禮儀、著裝、用語等進行了介紹,讓同學們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司法審判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樹立法治信仰。
“我宣布,現在開庭!”隨著法槌的敲響,一起以真實發生的案例為藍本,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挑選并進行改編的案件在康樂里小學正式“開庭”。該校五年級的同學代表穿上制服,分別扮演審判長、書記員、原被告人及其代理人。庭審過程中,雙方代理人能言善辯,為自己的委托人維護合法權益,“審判長”認真聆聽發言,公正裁決,整個“庭審”緊張有序,真實展示了法院刑事案件審判的全過程,讓現場旁聽人員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莊重威嚴。
同時,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李齊律師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的普法宣講,通過播放視頻、互動提問等多種形式,深入淺出地向學生們講解故意傷害罪的概念、入罪條件和校園暴力行為及辨析,采取多種形式加深同學們對法律知識及司法工作的認識和理解。
“‘青少年模擬法庭’”是一場很接地氣的道德與法治課。”西城區廣安門內街道司法所所長趙輝表示,“‘模擬法庭’促使學生親身參與真實案、沉浸式體驗庭審全流程,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律的莊重、威嚴、公平和公正,既增強了學校師生的法制觀念,又培養了大家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法治意識,真正達到了以案說法、以法育人、建設平安校園的良好效果。”
“模擬法庭”活動是一種新穎的普法教育形式,同學們融入角色中,真實再現法庭上的審判過程,寓教于樂,是提高同學們法治意識和法律素質的有效途徑。下一步,廣內街道將繼續把法治宣傳與司法實踐深度融合,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法治教育,努力播撒法治“種子”,為平安西城、法治社會、法治中國營造良好氛圍。
來源: 律媒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