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節氣話養生——大暑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臺風頻繁。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多吃健脾利濕食物】

綠豆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另外,喜歡喝綠豆湯的朋友,注意煮綠豆的時間不能太長,綠豆的清熱功效主要在皮,若是皮爛豆散,湯色顯黃,就缺少解暑的功效,煮大概半小時,豆熟之后,湯色仍顯碧綠清澈為好。

此外,像荷葉、蓮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虛患者的夏日食療佳品。

【冰冷食物莫貪多】

暑熱蒸騰時人的陽氣浮于表面,體內腸胃反而是陽氣較弱的,飲食忌甜食,甜食助濕,冷的甜食如冰激淋等尤其要忌。

西瓜、黃瓜、冬瓜生津止渴,最能解暑,但西瓜性寒,不能貪多,一天以500g以下為佳。尤其注意不能食冷藏的西瓜,容易傷害腸胃。

來源: 河北廣播電視臺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