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天下歸心,情感無敵。一部三國史,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情緒大PK……
三是對手暗示。劉備一直把曹操視作最強大的對手,強大到“見麾旌,便棄眾而走。”但是,“漢賊不兩立”,劉備一生都致力于和這位姓曹的對著干,“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什么事都與曹操反著干,則大事可成);而曹操也一直把劉備視作心腹大患,坦言“劉備,吾儔也”(劉備,是我的對手啊)。那么,這種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
“今之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或許曹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青梅煮酒后的一句狂言,竟然把一個“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袁術語)的無名小輩,造就成一個勁敵,成為他一生的噩夢……
沒錯,正是曹公的這句話,塑造出了一個雖百“哭”而無悔、百“跑”而不撓的真英雄。是啊,既然你說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憑什么任你曹操一個人獨吞天下?
歷史無法想象,如果沒有曹操這句具有強大心理暗示作用的話,劉備還會是那個忍辱負重、不屈不撓的劉備嗎?那些眼睛長到天上去的各路諸侯群雄,還會把劉備放在眼里嗎?所以,你的對手有多強大,你就有多強大,能成就你的,只有你的對手!
如對這個話題感興趣,請繼續閱讀《李不言|三國人物情緒大PK(九):心有定性,如樹之有根-關羽PK呂布》
來源: 李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