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建新 貴州省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趙善超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主任醫師

最近同事很苦惱——他爺爺80多歲了,前不久被診斷為前列腺癌中期。醫生考慮患者高齡且患有其他疾病,不建議手術,但不做手術,病情又有可能繼續惡化。

那么,對于這類患者,究竟該怎樣治療呢?

圖1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一、 哪些前列腺癌患者適合放療

臨床上并不是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都適宜做手術。通常情況下,只建議前列腺癌早期患者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此類患者能通過前列腺癌根治術達到“治愈”目的,進而延長生存期,術后預期生存期超過10年。

腫瘤分化程度較差、分期偏晚、體弱多病的老年患者可選擇創傷小且更能耐受的放療。

放療是應用放射線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當使用放射線照射細胞時,細胞會慢慢死亡,像惡性腫瘤細胞這樣增生活躍的細胞在放射線的照射下死亡得更快。

相關臨床實踐證明,足劑量放療可以有效控制前列腺癌,短期內(約10年)甚至可以達到與前列腺癌根治術相同的療效,故被稱為“不用開刀的根治術”。

那么,對于前列腺癌,放療的形式有哪些呢?

二、前列腺癌的放療形式

目前,針對前列腺癌的放療形式有三維適形放療、外照射放療和近距離放療等。

三維適形放療是腫瘤放療技術的重大革新,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使腫瘤獲得比常規放療高得多的劑量,而腫瘤周圍正常組織受到的照射量顯著減少,因而療效更好、不良反應更小。

外照射放療適用于所有預期生存期<10年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懷疑淋巴結可能有轉移的局部進展期患者采用外照射放療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近距離放療是將產生放射線的放射源直接放入前列腺腫瘤組織內部的照射方法。

醫生會為患者選擇哪種放療形式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包括患者的病情、意愿和所在醫院的設備條件等。同時,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放療,醫生會根據其病理情況、耐受能力和身體狀況加以判斷,估患者無須過于擔心。

通常情況下,盡管接受放療的患者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但與根治術相比,對人體的損害要小得多。只要前列腺癌患者的身體狀況不處于極度虛弱狀態,都可以接受放療。

三、前列腺癌放療的并發癥

放療是治療前列腺癌很有效的手段,但放射性物質在破壞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照射區內的正常組織和器官產生破壞作用,導致出現相應癥狀,有些癥狀相當嚴重,如血尿、血便、腹瀉、肛門和直腸不適、造血功能低下等。

外照射放療時,當放射線照射到前列腺腫瘤時,膀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放射性損傷,有50%~60%的患者在盆腔照射3~4周或更短的時間內會出現急性放射性膀胱炎,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難、血尿等,進而可引起泌尿系統感染,導致發熱、下腹部墜痛或脹痛等。

圖2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當患者出現放療引起的急性炎癥反應時,首先要多飲水,以增加尿量,起到膀胱的自潔作用;如果患者出現感染,應及時使用抗生素、多種維生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以緩解癥狀;出血明顯者應及時使用止血藥物。

早期的放射性膀胱急性炎癥反應多可控制,患者能夠耐受,待放療結束后患者可逐漸自行恢復正常;后期的放射性膀胱炎癥反應屬于一種遲發性損傷,一般不易在短期內緩解,但多數患者在4年內逐漸恢復。

當放射線照射到前列腺腫瘤時,直腸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放射性損傷。大多數患者的癥狀輕微。放療6~24個月,患者可發生后期癥狀,主要為直腸刺激癥狀(如腹痛、腹瀉及黏液性血便等)。此時,患者應避免進食纖維素多或對腸壁有刺激的食物,宜食用少渣、低脂和產氣少的食物。

患者還應注意保持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穿寬松內褲。癥狀明顯者可在肛門、 會陰部采用熱敷法以減輕癥狀,口服或經肛門應用抗炎藥。

總的來說,前列腺癌患者放療時出現的主要并發癥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患者配合治療、增強信心,是能夠耐受和完成放療的。規范的放療對于減少復發率和延長生存期至關重要,故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作為患者,一定要樹立信心,前列腺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定期復查,前列腺癌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