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小編在《正面新聞》季報上獲悉一文:關于阻止塑料污染進入海洋的“氣泡屏障”。現將該文章編譯整理,供讀者參閱。
阿姆斯特丹的屏障每個月都會阻止大約8000件塑料進入大海,圖片:GBB一家由水手和沖浪者領導的荷蘭初創公司已經設計出一種阻止垃圾的方法—在泡泡的幫助下。
大氣泡屏障在河床上部署了一個有孔的管子,以創造一個氣泡幕,將廢物推到岸邊收集。
事實證明,這種簡單的方法非常有效,它可以捕獲小至1毫米的塑料顆粒,并在內陸水域中攔截多達86%的浮游生物,然后再進入大海。
這是一個亟需的解決方案。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最終進入我們的海洋,其中60-80%源自河流。
這個概念是由一個荷蘭海洋愛好者團隊在2017年設計的。他們想出了一個設計,在河流的整個寬度和深度上捕捉塑料,并將其引導到一個收集和壓縮廢物的集水系統。
2019年,第一個氣泡屏障被安裝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條水道上。去年夏天,在荷蘭中西部卡特維克的Oude Rijn(舊萊茵河)河口安裝了第二個,因為當地人對該鎮海灘上的塑料污染表示失望。
氣泡幕是由一個用可再生電力運行的空氣壓縮機產生的,它將空氣抽到河床管,斜著鋪在水道上。氣泡將塑料提升到表面,而河水的流動將廢物從側面導入集水系統。
大氣泡屏障的方法全天候運行,無論水位如何,都能發揮作用,并允許水生生物和河流交通暢通無阻。在荷蘭的成功試驗后,現在正計劃在葡萄牙和德國再建兩個氣泡屏障。
該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Francis Zoet說,“我們的阿姆斯特丹系統正在防止每個月有8000件塑料到達北海。但我們并不打算止步于此:第一批國際系統已經提上日程,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解決跨國界的污染"。
參考文獻:https://www.positive.news/environment/the-bubble-barriers-that-stop-rubbish-reaching-the-sea/
編譯:Maggie
審核:Daisy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