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的熊貓你們見過嗎?在陜西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熊貓“七仔”的皮膚就是棕褐色的。專家稱“相對其它僅皮毛擁有棕色斑點的熊貓而言,七仔擁有完全棕褐色皮膚是格外罕見的”。竟然有棕色的熊貓,漲見識了,今天來和大家聊聊這“不一樣”的熊貓。

01,棕色熊貓

棕色的熊貓怎么回事?最簡單的結論:這只棕色的熊貓和我們常說的大熊貓不是一回事。它屬于大熊貓的一個亞種(也有學者認為應該認定為一個新的種),叫做秦嶺大熊貓,他們的顏色就是帶有棕色的。盡管這個家伙棕過頭了……

而我們一般說的大熊貓其實是四川大熊貓,就是黑白那貨。這是方盛國老師當年鑒定出這個亞種的時候的文章摘要,大家可以看黑體字即可。

Comparison of pelage coloration indicated that Sichuan(四川) individuals had black chest patches and white ventral pelages(黑白), whereas Qinling(秦嶺)pandas had darkbrown chest patches and brown ventral pelages(暗棕和棕).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Qinling subspecies are a small skull, large molars, darkbrown chest patch, and brown ventral pelage.

簡言之: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不一樣,不同于四川大熊貓的黑色胸斑、白色腹毛,秦嶺大熊貓是暗棕色胸斑、棕色腹毛。請看圖,普通的秦嶺大熊貓

秦嶺是大熊貓最高的緯度存在,經歷了獨立的進化路徑。這個大熊貓可不僅僅是棲息地的區別!它是大熊貓的一個亞種!

秦嶺大熊貓被確認為新亞種----中國科學院。這是這家伙的分類學:

Subspecies SheetAiluropoda melanoleuca

02,秦嶺和甘肅/四川大熊貓的區別?

那有的朋友就說了,這秦嶺和我們常見的甘肅/四川的大熊貓有什么區別嗎?我們這就來對比下:

1,二者分布處于亞種狀態。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被秦嶺阻隔,我在遙望啊,月亮之上啊

2,二者基因上存在區別

在2007年的一個文章中,科學家們發現秦嶺大熊貓明顯是一個新的族群。

為了防止大家暈乎,我就貼個圖

qin:秦嶺大熊貓

MIN:岷山

LIS:涼山

XL:小相嶺山系(四川栗子坪自然保護區)

3,二者分離較早

目前對于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的分離時間有5萬年,30萬年等幾種說法。

大概是倒數第二次冰期(13~30萬年)時候出現的分離。

4,二者形態學有區別

a)秦嶺亞種骨骼較小和臼齒較大

b)毛皮著色,顯示出四川大熊貓個體胸斑為黑色,腹毛為白色,而秦嶺大熊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為棕色。

因此,當我們明白秦嶺大熊貓本身就是一個帶有棕色的物種,所以,出現純粹的棕色,其實也是可以想象的了。

事實上,光是改革開放以來就有過5次棕色大熊貓記載。分別是1985,1990,1991,1992,2009年。所以,罕見是的,但絕對不是孤例。

03,關于毛色的一點閑談

其實我覺得一定有網友覺得不滿意,憑什么四川的大熊貓是黑白的,這秦嶺的就成了棕色的呢?這個其實我也木辦法,畢竟目前研究大熊貓的文章真心不多啊,涉及到體毛顏色的,更是少見。

就像為什么有白馬和黑馬,有狗熊和棕熊,這真是個問題。就像鄧公為什么說白貓黑貓而不是貍貓呢

其實毛色決定的問題,倒是有很多解釋,有單基因論,多基因論,也有數量性狀的問題等等,我這里就不說了,反正大熊貓的毛色,沒看到研究。

毛色基因有很多,比如MC1R基因、ASIP基因、TYRP1基因和STX17基因等,說不定大熊貓還有自己獨有的基因來控制。你當然可以用部分動物的黑色素合成來解釋,but,這個理論是否通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假定秦嶺大熊貓有棕色基因 BH,那么,出現全棕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緣故

1,黑色素合成受影響

由于影響毛發色素合成的微量元素在秦嶺地區的土壤、水源中含量異常,因而影響它的毛發中的黑色素的合成。

俗稱白化病。但如果是這個原因,該地區所產的大熊貓不應該是孤例,應該批量出現。

第二,基因突變論。我現在已經對基因突變免疫了,反正不是環境就是基因,面對著無數的突變,到底哪個才是負責的呢?

第三,隱性純合。這個理論倒是比較圓滿,比如棕色大熊貓丹丹和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正常大熊貓“彎彎”(好奇怪的名字)誕生的后代是正常的大熊貓。but,如果是隱性純合,這實際概率還是很低啊!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看老子的葛優躺7

只是因為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你一眼

揍他呀的

附上一篇文獻

分析大熊貓基因的Zhang B, Li M, Zhang Z, et al. Genetic viability and population history of the giant panda, putting an end to the “evolutionary dead end”?[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7, 24(8): 1801-1810.

秦嶺大熊貓分類的時候文章

Wan Q H, Wu H, Fang S G. A new subspecies of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from Shaanxi, China[J]. Journal of mammalogy, 2005, 86(2): 397-402.

總之,關于棕色熊貓,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常見的是黑白大熊貓,而秦嶺大熊貓是一個新的亞種,胸腹部是暗棕色的。

其次,目前發現的5只全棕色大熊貓都屬于秦嶺大熊貓這個亞種。

第三,為什么會有全棕色的大熊貓?原因unknown

這里說明一下:我從來沒有用全棕來代表秦嶺大熊貓,否則就不會有第二部分分析為什么會有全棕色的這種特例存在(曲解的或者稻草人靶子的請繞行)

來源: 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