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經歷過腿抽筋的情況,發作時小腿肌肉擰成一團,疼痛難以忍受,可持續幾秒鐘到幾十秒,嚴重影響睡眠,白天醒后小腿可能仍然有疼痛,嚴重的甚至影響行走。特別是老年人,是腿抽筋的高發人群。

抽筋,也叫肌肉痙攣,是肌肉出現的一種強直性收縮,常出現在小腿和腳趾,常因為以下原因引起。

1.腿部受涼,寒冷刺激。夏天吹空調或者游泳時受到寒冷刺激、夜間腿部受涼等情況,可能引起腿部抽筋。

2.過度運動和疲勞。運動量過大時,特別是無氧運動使肌肉在短時間內持續收縮,產生乳酸等代謝產物,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可刺激小腿肌肉痙攣,這類肌肉痙攣在快速登山、馬拉松中較多見,老年人肌肉力量差代謝功能減退也是原因之一。

3.缺鈣。年齡平均增加10年,鈣的吸收率可減少5-10%,婦女絕經后骨質丟失速度更會加快,膳食不均衡的人群及老年人的鈣缺乏的發生率是很高的。血液中鈣離子在肌肉收縮中起著重要作用,血鈣過低時,肌肉更容易興奮而引起肌肉痙攣。

4.周圍循環差。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靜脈曲張、下肢動脈閉塞或狹窄等疾病引起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周邊組織缺血缺氧引發肌肉痙攣。

5.神經系統疾病。癲癇、運動神經元疾病、周圍神經疾病會使肌肉失去神經的正常支配,或神經元的異常放電均可引起肌肉痙攣。

偶爾的腿抽筋是可防可治的,不用過于緊張,做好以下幾點即可。

1.保暖御寒,適量運動,避免腿部直接吹風,游泳前做好熱身運動,寒冷季節及夜間注意腿部保暖,睡前用熱水泡腳。

2.日常飲食中,如果飲食均衡是不容易發生缺鈣的,提倡多喝牛奶、餐餐有蔬菜,每日吃魚禽肉蛋,經常吃豆制品,并注意食物種類的多樣性。像綠葉蔬菜、蝦皮、海帶、薺菜、木耳、黃豆等食物鈣含量較高。老年人鈣丟失嚴重、吸收少,適量的補鈣可預防及治療骨質疏松,可口服葡萄糖酸鈣、碳酸鈣、醋酸鈣等補充鈣劑,另外加用維生素D促進鈣吸收,但并非一味的補鈣,甚至超說明書用藥,這樣反而容易造成血鈣過高,引起嗜睡、食欲不振、泌尿系結石等。

3.突發腿抽筋,及時處理多能即刻緩解。體力尚可的老年人,可立即起身站立到硬地面,跺腳幾秒鐘,癥狀立即緩解。虛弱的老年人,可以在家人幫助下將腿伸直,腳趾向上,用力向背面勾腳尖,通過拉伸肌肉來緩解,或從上往下反復用力按摩盡量讓肌肉放松、用熱毛巾敷于小腿來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痙攣。

如果反復發作腿部抽筋,建議醫院就診,明確病因。對于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下肢動脈閉塞或狹窄等疾病的,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定斑塊的藥物,規律口服藥物,積極控制上述危險因素。如有神經系統疾病的,建議專科診治原發病,早診斷,早治療。

來源: 科普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