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黑龍江哈爾濱松北區利民學苑小區一棟31層居民樓承重墻被砸,導致整棟樓體安全受影響。
竣華物業4月28日發布的《緊急通知》顯示:由于B棟2單元3層業主裝修觸碰承重墻體,導致2單元4樓、6樓樓體墻體開裂。200多戶居民被轉移安置。
目前,涉事樓棟內仍有居民居住,高樓樓層有工人正在施工加固。公安機關現已依法對4名相關責任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眼下正是裝修旺季,究竟什么是承重墻?我們該如何避免進入一些關于承重墻的誤區呢?
承重墻在支撐房屋結構中有多重要
承重墻是指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在工程圖上顯示為黑色墻體,它形成了整個房屋的骨架結構。對于一塊樓板來說,在板中間和支座處的受力是不一樣的,承重墻這個支點一旦出現裂縫,在持續的使用過程中,裂縫就會越來越大,導致最后斷裂,這時整個樓層就會發生坍塌事故,直接危害生命財產安全。
如何辨別承重墻?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辨別墻體是否是承重墻,關鍵看墻體本身是否承重。
一般地講,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墻體都是承重墻;框架結構的房屋內部的墻體一般都不是承重墻。當然具體到房屋結構本身,判斷墻是否是承重墻,應仔細研究原建筑圖紙并到現場實際勘察后才能確定。
在建筑施工圖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圖紙上有很多虛實的墻體,粗實線部分和圈梁結構中非承重梁下的墻體都是承重墻,而非承重墻體則是以細實線或虛實線標注的。一般來說,磚混結構的房屋的所有墻體都是承重墻,框架結構房屋內部的墻體一般都不是承重墻。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墻磚材質、墻體厚度、敲擊墻體聲音、墻體所在部位等方式判斷是否為承重墻。例如,一般標準磚的墻是承重墻,如果是重量較輕的加氣磚的話則為非承重墻。從厚度上來看,在一些新建的公寓中,承重墻的厚度都在300mm以上,150mm左右的厚度則為非承重墻。若從聲音上辨別,當用手敲擊墻體時,聽到的是較為沉悶的聲音則為承重墻,聽到的是較為清脆的回聲則為非承重墻。
另外房屋的外墻以及與鄰居共用的墻體都是承重墻,還可以根據梁與墻的結合區分,一般墻與梁間緊密結合的是承重墻,采用斜排磚的方法的則為非承重墻。
關于承重墻的幾個誤區
1.承重墻墻上能開個門。這種做法具有極高的危險性,須謹慎。
2.墻體結構可以隨便改動。非承重墻體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改動,但是承重墻不可以改動。
3.可以拆除。承重墻是不可以拆除的。
4.非承重墻可以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非承重墻都可以隨意拆改。非承重墻具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個是墻體自重的支撐作用,另一個是具有抗震作用。就某一房屋來說,拆除非承重墻或在墻上打個洞沒有太大問題,但如果整棟樓的居民都隨意拆改非承重墻體,那么就會大大降低樓體的抗震力。
總而言之,在裝修房屋時,尤其是在承重墻的改造上,大家一定要以一種更好更科學的方式去設計裝修,莫讓新房變危房。
來源: 科普中國資源服務號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