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同一健康(One Health)工作組提倡“同一健康”方法,認為動物、人類和環境健康之間存在相互依存關系。一方面,動物和環境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類活動。同時,動物和環境的健康也決定了人類的健康。同一健康事關我們每個人的健康。
近日,中國綠發會同一健康工作組從多渠道獲悉,由于禽流感疫情爆發和人為投喂導致日本白頭鶴種群銳減據。據日本環境省和一些新聞媒體發布的信息,以及綠會專家和國際志愿者提供的信息:近期,日本禽流感疫情形勢日趨嚴重。從2022年11月1日至22日,在日本共收集到約430只死亡和患病的白頭鶴(接近全球數量的3%)。通過被檢測的死亡個體證實:多死于禽流感(H5N1)。更可怕的是,這種感染勢頭還在加強。
其中絕大多數是白頭鶴(學名:Grus monacha),還有少量的白枕鶴(學名:Grus vipio),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加中。
白頭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頻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VU)等級。如今,日本鹿兒島縣的出水市是白頭鶴最大的越冬地。在19世紀,白頭鶴曾是日本常見的越冬水鳥,主要棲息于濕地和農田。
進入20世紀后,其越冬種群數量一度急劇下降,到1947年,鹿兒島縣出水市僅剩250只個體。1952年開始,當地開始采取在稻田中人工投喂等措施,越冬種群開始逐漸恢復,2009年的統計數量超過了一萬只。近些年來,不斷有人擔憂,投喂造成的過度密集的分布可能會增加疫病傳播的可能,本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爆發也是給投喂補飼行為提了個醒。目前,日本環境省以及地方政府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避免禽流感在鶴群中的過度傳播,包括加強重點區域的監測以及投喂控制等等。
在2022年的候鳥遷徙季剛開始之際,綠會研究室匯集了此前相關鳥類專家對冬季野生鳥類補飼研討的科學建議,供廣大讀者朋友和各地保護地的志愿者參考。專家組認為,補飼野生鳥類的行為應該充分考慮特定物種對棲息地或越冬地生境的客觀條件及變化,有計劃地科學開展,并適時依據客觀條件進行調整。尤其需要關注特殊時間區段內出現的氣候變化,如氣溫的變化幅度、變化趨勢、及對所關注物種緊密相關聯核心因素的關注。因為這些核心因素的變化,往往是導致所關注物種行為產生變化的最主要驅動力。
圖源:百度圖片
參考文獻:
1.行動亞洲.保障安康,提升新冠病毒預防;設立政策,關停皮毛動物養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第6卷第2期,2021年4月,ISSN2749-9065.
2.周晉峰.生物多樣性是實現同一健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第1卷第3期,2022年2月,ISSN2749-9065
3.冬季補飼野生動物,須慎重|綠會保護地|科技倫理研究48
編譯:Daisy
審核:綠茵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