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挑鞋別光看顏值,“好看”不等于“好穿”

現在市面上的鞋子款式五花八門,商家們為了吸引孩子們的眼球,紛紛在鞋子的外形款式上下功夫。但是,鞋子的顏值高,并不等于健康。選擇一雙舒適、合適的鞋子,才能保護孩子的足部健康發育。

穿錯鞋子,有哪些危害?

01 足部損傷或畸形

每個人的足部形態各有特點,對鞋子的需求也不盡相同,腳與鞋子“適配”很重要。

● 鞋后跟太軟:

腳踝易失去支撐,引起扭傷等。

● 鞋底缺少足弓承托:

走路費力,易增加扁平足的風險。

● 鞋碼太小:

擠壓腳趾,易形成畸形。

● 鞋子穩定性差:

對足踝固定作用弱,容易引起足部疼痛、扭傷等。

● 鞋子防滑性差:

走路與地面的摩檫力小,易摔跤引起損傷。

02 足癬

足部的皮膚具有排汗功能,孩子活潑好動,足部出汗是無法避免的。當鞋子過于密閉、無法透氣時,足部汗液就難以散出,久而久之,潮濕的環境容易導致真菌滋生,形成足癬

03 頭暈

走路、跑步時,選擇了鞋底較硬、防震功能差的鞋,會加大地面對腳的震動,壓迫腳部血管,影響全身的血液回流,容易讓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頭暈等癥狀。

選對適合自己的鞋子,按照這幾步來!

01 一捏

捏捏鞋跟,需要有一定硬度,感受其足夠的支撐性,確保達到穩定足跟的效果,從而避免崴腳、扭傷、跌倒等。

02 二扭

兩手分別握住鞋尖和鞋跟,進行扭動,看鞋子是否容易變形。不易變形的鞋子,有利于穩定中足,避免足部和腿部疼痛。

03 三折

一手握住鞋跟,一手握住鞋掌處,鞋底能在 1/3 處自然彎折,則說明與足部自然彎折線重合,利于足弓發育,能讓孩子輕松行走,不易疲勞疼痛。

給孩子選鞋,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01 尺碼要合適

一般來說,在選鞋子尺碼時,最長的腳趾尖和鞋尖留有一橫指的距離為宜。

● 鞋子太大,腳在鞋子中就難以穩定,走起路來容易崴腳。

● 鞋子太小,則會擠壓腳的各個部位,導致磨損、變形等,不利于腳的健康發育。

02 材質要舒服

在挑選鞋子時,優先選擇鞋面柔軟透氣的,保證散熱排汗。同時,鞋子的前端應當有寬松的空間,不壓迫腳趾,鞋底、鞋幫、鞋跟處要有一定的彈性和支撐力,有益于均勻承重,避免足部受傷。

03 根據用途選擇

在不同的場景中,孩子穿的鞋子也有所不同,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比如,去跑步,就選擇輕便、減震且富有彈性的運動鞋;去雪地,就選擇防水防滑且保暖的雪地靴;日常行走,就選擇舒適、透氣的休閑鞋。

04 硬度要合理

選鞋子不是越軟越好,我國規定兒童鞋的硬度參數在45~65邵爾之間。

過軟的鞋底不足以支撐正在生長發育的足弓,容易發展成扁平足。

過硬的鞋底則會增大地面對腳的沖擊力,同樣不益于足部發育。

05 試穿小竅門

買新鞋時,可以選擇在下午試穿,因為下午時,人體足部處于一天當中較大的時刻,此時試鞋覺得合適的尺碼,其他時間穿就不會嫌小了。另外,大部分人的左右腳大小是不一致的,試鞋時要兩只腳一起試,選擇最合適的尺碼。

來源: 河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