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于每年公歷4月19日至21日交節,這一天,太陽到達黃經30°。谷雨作為春季氣候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即南方進入了雨季,而對于一些北方地區則進入干旱季節。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每到“谷雨”時節,便是農事最忙碌的時節。在北方,雨水適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在南方,田中秧苗初插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谷雨是中國傳統的農事節日之一。

在“谷雨”起源的傳說之中,谷雨與倉頡造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據《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說:倉頡造字引發了天降粟谷,谷如雨下的奇觀,人們便將這一天定為“谷雨”。因此,在民間有谷雨祭祀文祖倉頡的習俗,谷雨祭倉頡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谷雨這一天,民間還會對河流和大海進行祭祀,如“祭江”“祭海”,祈求神靈保佑豐收順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谷雨節氣是疾病高發的一個關鍵期。此時,氣溫升高,濕度增加,同時各種病毒也開始活躍,容易誘發感冒、腹瀉、胃腸疾病等疾病。因此,在這一時期里要調整飲食結構、增強鍛煉等,以提升身體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

總之,谷雨節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份珍寶,谷雨的意義不僅體現了春種秋收的農業文化,同時也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編譯:Pierre

審核:老夏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