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立冬殺氣凝,清霜會晨朝”。立冬,意味著冬季開始,萬物自此閉藏。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過渡。那么,立冬節氣后該如何養生呢?
一、早睡晚起。
立冬節氣“早睡”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晚起”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后再起床,保證充足睡眠,有利于人體陽氣的生發,使頭腦更清醒、靈敏,尤其適合中老年人,也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二、飲食滋陰潛陽、少食生冷。俗話說“一日半根蔥,入冬腿帶風。”
立冬氣候寒冷,可以適當食用溫補食物如牛肉、羊肉、生姜、蔥等,散寒溫陽,補益氣血,如當歸生姜羊肉湯等;也可根據個人體質,配合小麥粥養心除煩、芝麻粥益精養陰,蘿卜粥消食化痰,茯苓粥健脾養胃。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膏方進補的最佳時期。
三、立冬“五防”。
1.防鼻炎:立冬冷空氣刺激,很多人容易出現鼻塞、流清涕等鼻炎癥狀,可以晨起冷水洗臉、冷水搓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防治鼻炎。
2.防頸寒:冬季風寒侵襲,容易導致頸椎病發生,注意穿戴圍巾或高立領服裝,避免風寒侵襲,對預防血管受寒收縮引起高血壓病、心腦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處。
3.防肺咳:冬季容易出現感冒、咳嗽等癥狀,可以適當喝熱粥散寒,如糯米蔥白粥、生姜紅棗粥等。
4.防腰痛:冬季風寒邪氣傷陽,容易引起腰痛不適,可以雙手搓腰暖腎,暢達氣血。具體的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腳冷:可以采用泡腳防腳冷,要點如下:
(1)水溫最好40℃左右,水淹沒踝關節處;
(2)時間20~30分鐘,不時添加熱水保持水溫;
(3)泡足后用手按摩足趾和腳掌心2~3分鐘。
注意:足浴不宜在飯后立即進行,糖尿病人足浴水溫不要太高,時間不要太長,皮膚破損不建議泡腳。
來源: 武漢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