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簡稱心梗,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或憋悶感,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及心電圖進行性變化,可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是威脅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殺手之一。

老年人防范心梗,這些時刻要當心。

  1. 如廁

老年人往往排便不順暢,用力排便時,血壓會迅速上升,心率也相應加快,這都會增加心臟負擔,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及老年人在如廁時切忌用力過猛,大便不順暢時,可通過藥物等方式輔助排便。

  1. 洗澡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加快,很多老年人都有心腦血管疾病,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缺氧。冠心病疾患或者老年人不要在飽餐或饑餓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水溫與體溫相當,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他人幫助下進行。

  1. 酒席

就餐飲酒時酒精會引起大腦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可誘使心律失常,加重心臟的負擔。如果吃得過于油膩,攝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會升高,從而減慢血液流動速度,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

  1. 情緒激動

看電視、打牌時,若情緒突然激動,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動脈收縮,心肌供血減少,繼而引起如胸痛、氣短和休克等癥狀。所以老年人盡量避免情緒波動,調整心理狀態。

  1. 運動

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加倍工作,心臟強烈收縮舒張,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誘發心肌梗死。建議做好熱身運動,最好進行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避免參加競技性運動。若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坐下休息。

  1. 鼾睡

睡覺時“打呼嚕”反復出現呼吸暫停,在低氧血癥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況下,可導致夜間急性心肌缺血,嚴重還會誘發急性心梗。建議睡覺打呼嚕的人盡早治療,排除風險。

  1. 氣溫驟變

當氣溫驟降時,人體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臟需要更用力地泵血。夏季貪戀空調,室內外溫差較大時,也容易引發心臟病。

提醒:

一旦發生胸口疼痛,有瀕死、壓迫感,持續5~15分鐘或以上,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嘔吐、惡心等癥狀時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來源: 武漢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