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小李因為長痘痘到皮膚科就診,醫生開具了維A酸軟膏和莫匹羅星軟膏,并囑托晚上睡前用維A酸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白天使用。小李忘記醫生的囑托,白天使用維A酸軟膏,用藥部位日曬后出現紅斑、瘙癢。

許多藥物對皮膚不會造成傷害,但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滲入人體皮膚蛋白質中的這些藥物便會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引發皮膚過敏癥狀。這種服藥后引起的過敏癥狀,醫學上稱為藥物光毒性反應,也就是說對“陽光過敏”。

哪些藥物會引起光毒性反應

使用以下藥物后,應避免陽光照射,尤其是紫外線強烈時,以免引起光毒性反應。

●四環素類抗生素(尤其是多西環素)

●噻嗪類(如:利尿劑-氫氯噻嗪)

●磺胺類抗菌藥物(如:磺胺甲惡唑)

●氟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等)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尤其是吡羅昔康和酮洛芬

●吩噻嗪類(如:氯丙嗪,異丙嗪)

●補骨脂素(中藥補骨脂的主要有效成分)

●灰黃霉素(抗真菌藥)

●伏立康唑(抗真菌藥)

●氨酮戊酸和氨基戊酮酸甲酯(光敏劑,主要用于光化學治療)

●卟吩姆鈉(光化學治療藥,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肺癌、食管癌和復發性淺表乳頭狀膀胱癌)

●維A酸類(主要用于治療痤瘡)

●圣約翰草(西方國家用于抑郁癥的治療)

●抗微生物藥物(如,硫氯酚、氯己定、六氯酚、芬替克洛)

●奎尼丁(抗心律失常藥)

●奎寧(抗瘧藥)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藥,服用后經常暴露于紫外線下,可能會造成皮膚色素沉著)

此外,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質也有可能引起光毒性反應。

●遮光劑(如,二苯甲酮類、肉桂酸鹽、二苯甲酰甲烷類)

●焦油化合物

●芳香劑(如,6-甲基香豆素、葵子麝香、檀香油)

多數光毒性藥物是由紫外線而不是可見光激活。氨酮戊酸、氨基戊酮酸甲酯和卟吩姆鈉由可見光激活。接觸焦油化合物后可發生特殊類型的光毒性反應,焦油光毒性反應主要見于工作中使用焦油的道路工和屋頂工,偶爾可見于使用含焦油成分洗發劑的個體,暴露在日光下數分鐘內即可出現燒灼和刺痛感,稱為“焦油刺痛”。

此外,還需注意植物日光性皮炎,局部暴露于植物源性物質也可引起光毒性反應,稱為植物日光性皮炎。

導致植物日光性皮炎的最常見植物為傘形科植物和蕓香科植物。其中常見的有芹菜、野歐防風和歐芹(傘形科),以及檸檬和青檸(蕓香科)。無花果樹的樹汁和補骨脂的種子也可誘導植物日光性皮炎。

生活小貼士

*使用可能引起光敏反應的藥物后,建議避免陽光照射,必要時做好防曬措施。

*調酒師、廚師、園丁等需要經常接觸青檸、芹菜、雜草等光敏物質的人群,建議日常做好防曬,接觸可能引起光敏反應的物質后,及時清潔皮膚。

家庭小藥箱

輕度光敏反應,可口服抗過敏藥物氯雷他定片,一日1次,一次1片(10毫克);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取適量涂于患處,每日1次。

作者:劉艷平、陳業

原文題:《服用這些藥物后,可能會對陽光過敏》

來源: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