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湯不能熬太久,否則嘌呤過高。”“火鍋、啤酒也會增加體內的尿酸水平,容易誘發痛風。”想必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生活常識。**但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引發痛風的因素被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含糖飲料。**為什么含糖飲料也會增加痛風風險?應該如何控制攝入?今天我們來一文講清楚。01
含糖飲料,偷偷升高你的尿酸
可樂、奶茶、果汁飲品……生活中的含糖飲料我們再熟悉不過,但研究表明,它們也是升高尿酸的利器。早在 2008 年,來自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分別對 46393 名男性和 78906 名女性進行了長達十幾二十年的隨訪后發現:1. 與每月飲用不足 1 份含糖軟飲料的人相比,平均每天喝1份含糖飲料(約 250-300 毫升)的男性得痛風的機率上升 45%。2. 隨訪中男性新發痛風確診病例 755 例,含糖軟飲料攝入增多和痛風危險性升高相關。3. 與每月飲用不足 1 份含糖蘇打水的人相比,平均每天喝 1 份含糖蘇打水的女性痛風病發病風險增加 74%,每天飲用 2 份及更多的人,發病風險增加 139%。4. 攝入果汁和含糖水果(蘋果、橘子),同樣與痛風發生的風險升高相關。**也就是說,隨著含糖飲料攝入量增加,即便本來沒得痛風,后續發生痛風的風險也會增高。**這不僅引起了痛風患者的重視,也讓平時愛喝含糖飲料的健康人瑟瑟發抖。02
讓尿酸超標的元兇:果糖
含糖飲料誘發痛風發作,罪魁禍首是果糖:果糖在體內代謝過程會產生大量嘌呤。**眾所周知,痛風是由于機體內嘌呤代謝紊亂而引發的疾病。**作為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尿酸水平就成了檢測健康與否的重要標準。而果糖的代謝途徑,則恰好會誘導出更多嘌呤,導致尿酸升高:**作為一種單糖,果糖可以輕松依靠小腸粘膜的作用被吸收進人體細胞,整個代謝過程中也不會出現抑制作用。**這仿佛就像在全是綠燈的高速路上行駛,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尿酸升高。
果糖經肝內途徑吸收和代謝過程,會誘導出更多嘌呤。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此外,高果糖攝入后經過一系列轉化作用,會在氧化應激反應下激活腎臟炎性體,引起炎癥[2]。**有實驗明確觀察到,腎臟皮質血管收縮及腎小管間質損傷會引起尿酸清除率降低,進一步引起血尿酸升高。**在多重作用之下,含糖飲料就成了比肩啤酒、火鍋和靚湯的“痛風殺手”。
果糖與相關疾病之間的聯系。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03
這些你愛吃的食物,都含果糖
1. 水果果糖是糖的一種,存在于很多天然食物中,生活中最常見的來源就是水果,蘋果、梨、香蕉、荔枝、哈密瓜、芒果、榴蓮等都是含果糖較多的。由于果糖具有低溫變甜的特性,所以凡是冰一下感覺更甜的水果,幾乎都是果糖比例較高的水果。比如西瓜之所以甜,就是因為果糖含量較高,冰鎮西瓜也就更好吃爽口。此外果糖還有“隱性來源”,比如柑橘、李子、杏等是蔗糖含量較多,但在分解代謝后也會有一半轉化為果糖。2. 果汁、含糖飲料果汁因為去除了果渣不需要咀嚼,也沒有整個水果吃下去的飽腹感,所以很容易就會攝入過量,導致大量果糖進入人體的代謝循環。而含糖飲料更是含果糖大戶。**由于室溫下果糖的甜度約是葡萄糖的 2 倍,果糖作為甜味劑被廣泛添加到了奶茶、飲料中。**常在含糖飲料配料表中出現的白砂糖、冰糖、蔗糖、玉米糖漿、果葡糖漿、結晶果糖等,都和果糖脫不了干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分不清“零蔗糖”和“零糖”的區別,以為都是沒加糖,其實零蔗糖可能另外添加了果糖。3. 蜂蜜蜂蜜中的糖以單糖為主,即葡萄糖和果糖,通常占蜂蜜總成分的 65%-80%,不同品種的蜂蜜結晶不同,含糖種類也不同。比如油菜蜜、棉花蜜等就很容易結晶,說明葡萄糖含量較高;而龍眼蜜則不容易結晶沉淀,則代表果糖含量較高。4. 糕點甜品糕點甜品中含有大量蔗糖,會在新陳代謝中部分轉化為果糖。此外,由于果糖具有良好的吸濕性,被廣泛添加在面包糕點的制作中,可使糕點質地松軟、久貯不干、保鮮性能優良。所以我們吃糕點時不僅攝入了蔗糖,也同時直接攝入了果糖,雙管齊下,果糖不知不覺就超標了。04
控制果糖攝入≠完全不吃
在痛風疾病管理中,飲食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有研究顯示通過飲食控制管理可使人體血尿酸水平下降 10%-18%。低嘌呤飲食、限制酒精攝入早已是老生常談了,但如果在生活中只重視減少嘌呤的攝入,而忽略果糖的攝入,仍然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甚至反復發作。控制果糖攝入降低痛風發生概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做到:1. 不要用飲料代替白開水限制飲用含糖飲料,購買時看成分表注意區分“零蔗糖”和“零糖”,也就避開了生活中一大部分果糖的攝入。而多飲白開水可以降低血尿酸濃度,要養成規律飲水的習慣,每日飲水量應達到 2000-3000 毫升。****2. 吃水果,好過喝果汁控制攝入果糖并不是完全不吃水果,而是控制攝入量。水果雖然含果糖,但也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為了補足人體每日所需物質,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應該保證每天攝入 200-350 克的新鮮水果,且果汁不能代替鮮果。3. 在飲食選擇上注重細節日常家庭膳食中少加糖,在喝粥、喝湯時盡量不放糖;嚴格限制蜂蜜的攝入,切勿大量攝入;逛超市時,選擇含糖量較低的酸奶等食物,不要過度迷戀濃烈的甜味,從細節處嚴格把控果糖來源。痛風并不是發作時止下痛就好了,控尿酸、控果糖是個長期任務。最主要的還是提高營養意識,在飲食習慣中做出點滴改變,并堅持到底。參考文獻:
[1] Choi HK, Curhan G. 軟飲料、果糖攝入量與男性痛風風險:前瞻性隊列研究[J].英國醫學雜志,2008,336(7639):309-312.
[2] 張煜婷,唐霄楊,伍剛.果糖誘導高尿酸血癥及對腎臟損傷的研究進展[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9,19(10):781-784.
[3] 蔡雯雯, 李鐸. 果糖的吸收代謝以及與健康的關系[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16, 42(3): 265-272.
[4] 張家耀,肖麗娜.痛風患者飲食控制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護理,2018,4(6):192-195.
[5]《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6] 李夢君,痛風患者的飲食管理[J].保健醫苑,2022,10:41.
作者:jting審核:吳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臨床營養科主任
來源: 科普中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