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左為骨質疏松狀態示意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量低、骨組織微觀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代謝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和老年男性。其沒有獨特的臨床表現,早期可以無任何不適,因此骨質疏松癥也被稱為“寂靜的疾病”。

我國目前年齡≥50歲的骨質疏松患者數量接近7000萬,占同年齡段人口的20%以上。50%的骨質疏松早期患者無明顯癥狀,患者通常在發生骨折時才發現存在骨質疏松癥。此外,我國70—80%的中老年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脆性骨折一旦發生意味著很高致死率,研究顯示,骨質疏松性骨折導致的患者死亡人數大于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患者死亡數量的總和。一次骨質疏松性骨折帶來的危害與一次卒中或心肌梗死帶來的危害相當。骨折后第一年患者死亡率達20%~25%。每例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每年直接經濟負擔為32776元人民幣,我國每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的直接經濟負擔是高達1080億人民幣。

對于老齡化進程加速的中國來說,骨質疏松防治工作形勢凸顯嚴峻。目前我國骨質疏松防治工作現狀可以用“三個缺乏”來概括:缺乏對骨質疏松的危害性的正確認知、缺乏骨質疏松防治方法正確認知、缺乏對潛在骨質疏松風險因素正確認知。

| 為什么會發生骨質疏松呢?——骨質疏松的發病因素

1、遺傳因素:骨質疏松癥以白人尤其是北歐人種多見,其次為亞洲人,而黑人少見。同時包括脆性骨折家族史。

2、年齡因素:7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水平降低,繼而引起骨代謝失衡亦會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增加。

3、不健康生活方式:吸煙、過量飲酒、膳食營養失衡、鈣和/或維生素D 缺乏等都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4、影響骨代謝的疾病:性腺功能減退癥及常見的風濕免疫性疾病等。

5、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糖皮質激素、抗癲癇藥物、芳香化酶抑制劑、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和過量甲狀腺激素等常見藥物會影響到骨質健康,使成骨減少,破骨增加。

| 骨質疏松發生的危險因素

總結來說,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多方面。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嚴重后果,也有多種骨骼外的危險因素與骨折相關。因此,大家要對骨質疏松相關危險因素有充分且正確的認知,盡量在生活中規避這些危險因素,從而提高大家的生活質量。

| 什么人群應該關注骨質疏松呢?——骨質疏松的癥狀

誤區:是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專屬,我還年輕,無需擔心

骨質疏松也可以發生在中青年,甚至可以出現特發性少年骨質疏松癥。其實,骨質疏松的防治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早,中青年更應當提高峰值骨量,增加骨量儲備,提高對骨丟失的耐受力,從而預防中老年骨質疏松。

| 骨質疏松發生的好發人群

| 當出現骨質疏松時到底都有什么樣的癥狀呢?

1、疼痛:可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并且疼痛通常在翻身時、起坐時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痙攣,甚至活動受限。通常我們在出現疼痛的時候就要注意自身的骨質健康了,應該盡快就醫。

2、脊柱變形:嚴重骨質疏松癥患者,可出現身高變矮或駝背等脊柱畸形。多發性胸椎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胸廓畸形; 嚴重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欲減低等不適。

3、骨折:常見部位為椎體(胸、腰椎),髖部(股骨近端),前臂遠端和肱骨近端。并且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后,再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其實骨質疏松癥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隨著病情進展,骨量不斷丟失,骨微結構破壞,患者會出現骨痛,脊柱變形,甚至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等情況。此外,骨質疏松患者可能會同時出現多個癥狀。所以大家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之外,也要及時關注自身健康狀態變化,定期進行骨質檢查,一旦出現上述癥狀要及早就醫。

| 骨質疏松發生的癥狀

| 怎樣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出現骨質疏松了呢?——骨質疏松的篩和檢

應當注意,只有當病史、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和骨密度測量、實驗室檢查相結合提示骨質疏松,且合并有臨床表現,才能稱為骨質疏松癥。因此,定期進行體檢,到有條件的醫院通過雙能X線吸收儀(DXA)檢查骨密度(即骨骼礦物質密度,BMD),對初步了解自身骨質情況并及時關注自身骨健康狀況具有重大意義。

| 骨質疏松發生的雙能X線檢查

| 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松呢?——骨質疏松的防與治

骨骼強壯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骨質疏松癥的防治應貫穿于生命全過程,骨質疏松性骨折會增加致殘率或致死率,因此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治療同等重要。針對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我們可能會存在以下的誤區:

誤區一:為了防治骨質疏松,我喝骨頭湯補鈣吧

事實上,1斤肉骨頭,通過蒸煮2h,僅有20mg鈣量被提取出來。而我們人體日常所需的鈣量為800mg,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天需要燉40斤骨頭,并在1天內喝完燉出的湯。此外,骨頭湯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長期過量攝入會提高患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誤區二:被診斷為骨質疏松癥了,那我開始吃點鈣片吧

可以通過吃鈣片補充一部分鈣和維生素D,但是對于中重度骨質疏松的患者僅僅補充鈣劑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針對性地配合飲食、運動和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來進行規范化的治療。

誤區三:既然骨質疏松癥容易發生骨折,那我就不動彈啦,我在家靜坐或著平躺

物極必反,過度的制動會導致人體機能下降,長期處于臥床或不活動會導致肌肉失用性萎縮、骨質流失加快,從而進一步加重骨質疏松癥狀。

| 富含鈣元素的食物

| 應該怎樣有效、系統、規范地進行骨質疏松癥的防與治呢?

1、 加強營養,均衡膳食:建議攝入富含鈣、低鹽和適量蛋白質的均衡膳食,推薦每日蛋白攝入量為0.8—1.0g/kg。

2、 充足日照: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11:00-15:00,每次15-30分鐘,每周2次,避免強烈陽光直曬,以防灼傷皮膚。

3、 規律運動: 適合骨質疏松患者的運動包括負重運動和抗阻運動,推薦規律的負重及肌肉力量訓練,以減少跌倒和骨折風險。如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形式,以增強體魄。

4、 基礎治療:增加骨健康基本補充劑,如鈣劑和維生素D等。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可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風險。

5、 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避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盡量避免或少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6、 預防跌倒:特別是腿腳不好的老年人,要格外注意不要跌倒。

7、 規律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對于中重度骨質疏松患者,需通過藥物介入進行輔助治療。在明確診斷骨質疏松后,遵醫囑規律服用抗骨質疏松藥物。通常首選使用具有較廣抗骨折譜的藥物(如阿侖膦酸鈉)。對低、中度骨折風險者(如年輕的絕經后婦女,骨密度水平較低但無骨折史)首選口服藥物治療。對口服不能耐受、禁忌、依從性欠佳及高骨折風險者可考慮使用注射制劑。

以上就是關于骨質疏松的防護與治療,針對骨質疏松早前發病不明顯的特點,防治是尤為重要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大家更應當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飲食,多去室外運動,同時注意控制煙酒,定期去醫院體檢。同時老年人和絕經后婦女更要提高警惕。只有做好骨質疏松的防護工作,大家身體才能更加健康,生活才會更有質量。

作者 |秦彥國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院長、骨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吉林省骨科精準手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先進材料醫學轉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骨與關節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省5G醫學應用科技創新中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學組委員、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科研出版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委員。

近年來研究專注于骨關節微創精準手術和數字醫學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主要圍繞金屬3D打印結構構型及表面功能化在骨組織工程中的應用研究;骨與關節疾病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研究;5G及人工智能等先進科學技術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智慧醫院-醫聯體建設和復雜疾病多學科遠程聯合診療中的應用與臨床轉化。曾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中華醫學科技獎2項,第一發明人授權數字智能醫學相關發明專利6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1項。

| 學科簡介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骨科醫學中心作為東北地區龍頭學科,涵蓋骨科臨床診療中心、骨科學教研室、骨科研究所,醫、教、研三位一體。骨科臨床診療中心由關節外科、脊柱外科、創傷外科、運動醫學科、足踝與修復重建外科等多個亞??平M成。骨科研究所獲批成為吉林省骨科研究所,吉林省骨與關節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吉林省數字醫學臨床轉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數字醫學科學技術創新中心、吉林省數字骨科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吉林省骨科精準手術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先進材料醫學轉化工程研究中心。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