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思想家奧爾特加·加塞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我將身處荒島,選擇隨身攜帶某種藥物的話,首先想到的就是它——阿司匹林!”這句話生動地描繪出阿司匹林對人類的價值。從最初的止痛、解熱,到現在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預防與治療,100多年來,阿司匹林經久不衰。
不過,加塞特先生可能不曾患有“急性胃腸道潰瘍”或“水楊酸或水楊酸物質導致的哮喘”,因為這些都是阿司匹林的禁忌證。而這看似互不相關的兩個禁忌證,背后原理卻是相通的。

廣泛的藥理作用在于卡住了前列腺素的脖子

每個人體內都有前列腺素,不分男女,其廣泛存在于人體的器官、組織、血液中,生理功能強大而復雜。前列腺素是一類大家族,包括很多類物質,其中一位成員名叫血栓素A2。同大多數前列腺素類物質一樣,血栓素A2的前身是花生四烯酸,其在環氧化酶-1的作用下,經過系列代謝最后經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一番“梳妝打扮”,成為血栓素A2。血栓素A2的工作內容之一是激活血小板,促進血栓形成。人體的血管壁會因為外傷等原因發生破損,在破損處形成血栓,及時止血是人體自我保護、修復機制的重要環節。

但是對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以及動脈血管介入手術患者而言,血栓的形成則意味著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致命性疾病的到來。抑制環氧化酶-1的活性,就能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從而阻斷血栓的形成過程。阿司匹林與環氧化酶-1結合,使環氧化酶乙酰化,能夠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內的血栓素A2的生成。在它的作用下,血栓素A2無法生成,血栓的形成過程被中斷,從而實現抗血小板、抑制血栓形成的藥理作用。

誘發消化道潰瘍和哮喘也與前列腺素有關

阿司匹林能讓前列腺素在人體失去存在感,但前列腺素并非一無是處。前列腺素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持胃腸道黏膜的完整性,使得消化道黏膜免遭胃酸、酒精等刺激性物質侵害的作用。阿司匹林卡住了前列腺素的來源,失去了前列腺素保護的胃腸道黏膜出現潰瘍的幾率就會加大,尤其以胃潰瘍為典型。因此,急性胃腸道潰瘍患者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有胃腸道潰瘍或胃腸道出血史的患者要遵醫囑用藥。

阿司匹林阻礙了花生四烯酸轉化成前列腺素的道路,卻留下了另外一條路:花生四烯酸可以通過脫氧合酶的作用,轉化成白細胞三烯。白細胞三烯這個物質可不老實,擅長在體內招惹炎癥反應。它與氣管黏膜上的受體結合,可引起氣管平滑肌的收縮,誘發哮喘發作。由阿司匹林誘發的哮喘又被稱為阿司匹林哮喘。文獻報道,在我國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阿司匹林哮喘的發病率約為2%。

這樣面對阿司匹林的不完美

存在上述禁忌證的患者,禁止使用阿司匹林。此外,在應用阿司匹林前,還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

就醫時告知醫生既往病史,由醫生對用藥風險包括消化道出血風險進行評估,提前治療包括根除幽門螺桿菌在內的消化道活動性病變。必要時,預防性使用抑制潰瘍的藥物。

2

就醫時回憶出現過敏、哮喘等不良反應史,由醫生決定相關風險因素。由于大多數阿司匹林哮喘患者有鼻息肉、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應盡早對鼻部疾病進行治療,防止其成為哮喘發作的基礎。

3

出血體質、肝功能或腎功能衰竭者,同樣禁用阿司匹林。

了解阿司匹林的禁忌證,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正確處理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讓阿司匹林真正成為“文明帶給人類的恩惠”。

來源: 藥葫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