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升高,蟄伏已久的蚊子們也不知道從哪個角落鉆了出來,用嗡嗡嗡的聲音彰顯著自己的存在感。又擾人清眠,又吸血,還在我們的皮膚上留下一個個又紅又腫的大包。所以說,蚊子絕對稱得上是最討人嫌的動物了。
那怎么驅蚊才能高效又安全呢?
化學驅蚊,是效果最好的。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化學驅蚊產品很多,我們主要以成分來分類。
避蚊胺(DEET)是最經典和常用的驅蚊成分,自從應用已經為大家避免了不少蚊子的叮咬。避蚊胺主要應用在各種驅蟲噴霧中,兒童、孕婦還是普通成人都可以放心使用。它可以直接以10%~30%的濃度接觸皮膚,但還是要避免接觸破損皮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驅蚊胺并沒有殺蟲功效,它的主要作用其實是驅趕蚊子,讓蚊子對你視若無睹。它主要通過阻斷蚊子的嗅覺蛋白氣味受體起作用,也就是說如果噴了它,你附近的蚊子就會嗅覺失靈,聞不出你的味道,自然也就不會來吸你的血了。
需要注意的是,避蚊胺的濃度并不會影響到驅蚊效果,而只是驅蚊時長不同。7%濃度的藥水,可以有2小時左右的驅蚊效果;30%左右則可以達到6-8h小時的驅蚊效果。選擇時不用一味追求高濃度,按需選擇就可以了。
盡管根據美國兒科協會的建議,2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使用含量在30%以下的避蚊胺類驅蚊產品了。但一天內還是只能使用一次,不可多次噴補。使用時建議不要直接對著孩子噴涂,而應該噴在大人的手上,再涂抹在孩子暴露在外的皮膚上,并且一定要避開眼、口、鼻、傷口,如果是低齡的孩子還應避開手部。此外,不建議對貓狗使用高濃度驅蚊胺成分,可能導致一定的問題,低濃度的少量接觸則問題不大。
驅蚊酯也是近年來用得越來越多的驅蟲成分,它的成分溫和不刺激,2個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使用了。驅蚊酯和避蚊胺一樣,都是起到驅趕蚊子的作用。
除此之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驅蚊效果也都很顯著,它是通過干擾蚊子的感受器來讓蚊子無法判斷人的位置,因此驅蚊效果也很好。派卡瑞丁目前被認為是除了避蚊胺之外最有效的驅蚊劑,唯一的缺點可能是貴一點,并且沒那么好買。
此外,檸檬桉油 (OLE)、對薄荷烷二醇 (PMD)、2-十一酮也是有效的驅蚊成分,但相對前面的產品就更不好買了。總而言之,目前有明確驅蚊效果的成分其實就這六種,如果一款驅蚊藥水不含以上的任何一種成分,那么不建議你購買。
當然,除了單純地驅趕蚊子,我們也可以更狠一點,直接選擇可以毒殺蚊子的成分——比如擬除蟲菊酯類,就是妥妥的殺蟲劑,市面上常見的通常有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等。它們常見于各種蚊香片、電蚊香液中,可以影響蚊子的神經系統,直接讓蚊子麻痹死亡。
雖然對蚊子毒性強,但擬除蟲菊酯對人的毒性較低,難以被人的皮膚吸收,而且也很容易被肝臟代謝掉,因此可以放心使用。但如果是養寵家庭就需要注意了,擬除蟲菊酯對于狗狗的毒性比較低,但對于貓、魚、兩棲類動物的毒性都比較高,尤其是貓,是很多家庭常見的寵物,尤其需要注意。
因為貓的肝臟不能代謝擬除蟲菊酯成分,如果在密閉條件中長時間點蚊香片等產品,造成小空間內擬除蟲菊酯濃度比較高,就有可能造成貓中毒,尤其是幼貓更容易中招。中毒后的貓會出現發燒、癲癇等癥狀,嚴重時會直接死亡。而且現在并且有針對擬除蟲菊酯的解毒劑,如果貓中毒通常采取洗胃等措施補救。
當然,有貓并不是就只能坐以待斃伸手給蚊子咬了。你可以先關閉房間門窗使用蚊香等殺蟲后,徹底通風透氣到氣味完全散去之后再讓貓進入房間,就相對安全了。
因為種種原因,有些人不想選擇化學驅蚊,轉而選擇天然驅蚊法或者物理驅蚊法。
比如薄荷油、香茅油以及所謂香葉天竺葵、艾草、草本夜來香等驅蟲植物都是天然驅蟲派的常見選擇,有些比較奇葩的驅蟲小妙招還會告訴你涂抹大蒜有用。但這些天然驅蟲產品誰用誰知道,真沒什么用處。
至于很多人用的滅蚊燈,原理是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誘殺蚊子。但很可惜,效率同樣不高,比起蚊子,它誘殺的大部分都是無辜的其他昆蟲。不僅如此,滅蚊燈還有可能吸引蚊蟲在周圍打轉但不進去,反而會讓周圍的蚊蟲密度增大。真要想物理手法滅蚊,還不讓你手拿電蚊拍在房子里轉悠來的效率高。
當然,物理手法也有相當有用的,比如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蚊帳就相對管用。但前提是,你的蚊帳掛得夠早,而且沒有破洞。
總而言之,按需選擇驅蚊方法,愿每個人都能過一個不被蚊子叮咬的夏天。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海德拉
審核:石旺鵬 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主任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