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場大颮線現身,請注意安全!

小心冰雹!今年首場大颮線現身,權威預報:南方7省區警惕壞天氣

中國氣象局 、 地理蹊、小賈地理、她愛喝百香果

大冰雹來襲!3月22日下午,我國南方地區出現了相當離譜的強對流天氣過程——福建、浙江、廣西、江西多省都記錄到冰雹天氣,許多地方甚至出現了大于5厘米的冰雹。從不少網友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上看,有多個地方記錄到棒球甚至超過雞蛋大小的冰雹。在激烈的冰雹天氣中,甚至砸壞了戶外汽車車窗,還讓很多人感到驚恐。

一、今年首場大颮線來臨

實際上,3月23日上午,當陽光再度照進中東部地區,南方地區的廣東、福建等地涌現出大量旺盛且濃厚的云團,顯示出目前南方地區強對流天氣十分活躍的跡象。

從雷達圖上可以看到,今天上午,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條颮線已經在福建境內出現——一道強盛的雷達回波帶再福建境內出現,紅色和紫色的雷達回波從福建中北部一直延伸到福建西南部,颮線所過之處雷雨交加、狂風大作,局部降下冰雹。

沙縣、三明、尤溪、古田國家站記錄到10-11級陣風,其中沙縣陣風29.5米/秒打破本站紀錄,福州閩侯國家站出現32.7米/秒(12級)的颶風陣風風力,不少網友表示,颮線到來時天色一度白晝如夜,隨后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如同臺風過境一般,甚至部分地區樹木被連根拔起。

二、啥是“颮線”

颮【biāo】線不讀【bāo】線,當你聽到這個詞時腦海里一定能將這個漢字與大風聯系在一起。你知道嗎,這個漢字是氣象界獨有的漢字。

颮線含義:也稱不穩定線或氣壓涌升線,中尺度天氣之一,是一種范圍較小、生命史較短的氣壓和風的不連續線。颮線是由許多雷暴單體(其中包括若干超級單體)側向排列而形成的強對流云帶,其水平尺度長、寬均約幾十至上百公里,持續時間幾小時至十幾小時。“颮線”出現時通常伴有雷暴、大風(或龍卷風)、冰雹等,能量大,破壞力較強。

颮線特征:颮線前天氣較好,多為偏南風,且在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颮線前方常伴有中尺度低壓。颮線后天氣變壞,風向急轉為偏北、偏西風,風力大增,颮線之后一般有扁長的雷暴高壓帶和一明顯的冷中心,在雷暴高壓后方有時還伴有一個中尺度低壓,由于它尾隨在雷暴高壓之后,故稱之為“尾流低壓”。颮線沿線到后部高壓區內,有暴雨、冰雹、龍卷等天氣。

是誰讓它成為了“航母”?

有不同特征的兩個氣團相互碰撞是颮線產生的必要條件。最常見的情況是冷氣團碰撞,但有時是干空氣與濕空氣碰撞。當干冷空氣南下時,經過溫度較高的地區,形成上干冷、下暖濕的熱力結構,上下層熱力分布差異,使得大氣產生對流運動,加上一定的濕度條件,就容易出現對流性天氣。

與所有強對流天氣相同,颮線同樣來源于不穩定的大氣環境,并受地形影響。當對流層低層被暖濕氣流占據,而高層被冷空氣占據,形成上冷下暖的結構時,大氣的不穩定結構就會形成,大氣中會積蓄大量的不穩定能量,當合適的觸發機制存在時,不穩定能量就會釋放,颮線天氣就會產生。

颮線發生的條件

除此之外,颮線的發生還與高空風場密切相關,當高空存在大風速區也就是急流時,這種上下氣層之間的風向風速差異較大,即存在較強的垂直風切變對于颮線的形成和維持至關重要。

最后,地形不僅在開始階段影響颮線,并且對于颮線的維持也有重要意義,相較于山區存在大摩擦和阻擋作用的不利因素,強的颮線更容易在大平原地區發生。

總的來所,颮線的形成機理很復雜,形式也有不同。但歸根結底,它最初都是由一個個雷暴單體發展而來~

我國哪里會出現颮線?

3月的華南、4-5月的江南一帶、6月的黃淮一帶……在我國,隨著西南季風的推進,每年都有可能出現颮線。這是因為西南季風暢通無阻,其充沛的能量和水汽為颮線的誕生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從出現到消失,颮線典型的生命史一般只有6-12小時,但卻常常以其巨大的破壞力留下痕跡。防范颮線 最重要的是看臨近預報,因此在颮線易發的季節里, 公眾需要多加關注短時臨近預報, 氣象部門也會提前發布預報預警提示。

當遇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時,要遠離易折斷的樹木、廣告牌以及危房等。

三、壞天氣還將繼續,請注意安全

實際上,隨著北方下滲的冷空氣將進一步暖空氣正面碰撞,目前激發出的強對流天氣還只是我國南方強對流天氣的一部分。中央氣象臺今天繼續發出了強對流天氣藍色預警,指出3月23日14時至24日14時,湖南東南部、江西南部、浙江東南部、福建西部和北部、貴州南部、廣西東部和北部、廣東西北。

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10級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貴州南部、廣西中北部、廣東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短時強降水天氣,小時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達60毫米以上。

中央氣象臺預計,強對流的主要影響時段為今天午后至夜間。在這當中,作為排列成線狀或帶狀的雷暴群——颮線現象,這種代表性的強對流天氣還可能在南方多地爆發。

因此,湖南、貴州、廣西、江西、福建、浙江和廣東等7省份都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災害風險。尤其是要注意防范雷暴、大風和冰雹這三種激烈天氣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的危害。如果遇到激烈天氣,請盡量避免在戶外活動或駕駛車輛,并迅速尋找安全地帶躲避或是待在安全的室內。

此外,在強對流天氣之前和之后,我國中東部地區也將經歷一次明顯的溫度變化。21日至22日,在暖濕氣流影響下,南方地區多地其實正處在回暖過程中,華南多地最高溫度一度升至30度以上,甚至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都正在明顯擴大。

但是,在23日至24日,隨著冷空氣下滲伴隨著強對流天氣大量爆發,華南多地也將迎來一次降溫過程,最高溫度普遍下降6-10度左右,對于部分地區來說,甚至會帶來“倒春寒”得感覺。因此,請大家及時調整衣物和生活習慣,并注意預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也是多變多姿的季節。我們既要欣賞春光美景,也要關注天氣變化,并做好應對措施。

來源: 中國氣象局、地理蹊、小賈地理、她愛百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