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慢性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

慢性疾病包括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和慢性傳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近年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以下簡稱慢性病)已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首要問題,并呈現出發病率越來越高的趨勢。導致慢性病高發的原因很多,比如營養缺乏、活動量過少、環境惡化等,主要應該歸因于飲食結構的失衡。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指出,近20年以來,我國居民飲食結構有所變化,膳食能量供給充足,健康狀況和營養水平不斷改善,人均預期壽命逐年增長;但與此同時,居民的疾病譜發生很大改變,慢性病對居民健康的威脅更加突出。營養學家用“四多四少”總結了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

由于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飲食已經從以前的食物短缺、營養不良發展到了目前面臨的食物極大豐富的階段,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過多攝入精白米面、油、鹽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帶來兩方面的問題:

不同時期和狀況下,我們需要的營養是不一樣的。當前,慢性病防控已經成為最大民生需求乃至國家戰略。其中,重視膳食脂肪攝入的質和量,保證膳食脂肪的合理均衡攝入,無疑是膳食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來源: 中國糧油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