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健康

外賣=環(huán)境壓力×健康危害?

—— 導語 ——

外賣一時爽,一直外賣一直爽。近年來,外賣模式雖然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和選擇,但是它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帶來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一下“餐桌減塑”話題,讓我們在熱愛美食的同時也時刻關注著著身體的健康和環(huán)境的美好。

外賣點的爽,垃圾無法想。2020年外賣塑料包裝消耗相比2015年已超10倍[1]。但在訂購外賣時,我們其實并沒有餐盒選擇權。

當大家談到一次性餐具,熱議話題大多集中在環(huán)境問題上,但今天,我們來一起走一走這條少有關注的路—一次性塑料餐具帶來的“健康污染”。

?? 美食叫外賣,
健康風險正在派送中

大家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覺得和食物有關,但今天的主角是大部分外賣食品的外衣—塑料餐盒。

“小小的塑料餐盒怎么可能影響健康?”

沒有嚴謹?shù)难芯窟€真的不能草率回答。簡單來說,外賣在讓我們飽腹的同時,塑料包裝還為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健康風險,因為其中可能潛伏著有毒塑料添加劑。

首先,大家覺得塑料是單純潔凈的嗎?

事實上,通過科學驗證,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塑料并非純凈的單一物質。

從下方呈現(xiàn)的塑料產(chǎn)品的基本組成成分的微觀示意圖可以看出,塑料很復雜,其中會涉及不同的添加劑。比如廠家在加工過程中會根據(jù)產(chǎn)品的性能需求,添加抗氧化劑和增塑劑等[2]。

塑料并不是成分單一的純凈物質
(圖源:Food Packaging Forum)

我們常用的物品中有哪些添加劑?有毒的塑料添加劑又有哪些?在這里,我們將著重地討論在外賣餐盒中常出現(xiàn)的兩大有毒塑料添加劑——鄰苯二甲酸酯和雙酚A。

鄰苯二甲酸酯——內分泌干擾物

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具有生殖毒性的內分泌干擾物。同時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增塑劑,細分品種很多,但都在塑料制品中有增加柔韌性的作用。

如果產(chǎn)品中過量添加或接觸途徑多和長期接觸,就可能造成一定的健康風險,導致我們的內分泌失調、男童雌性化和女童性早熟等[3]。

目前已經(jīng)有23種鄰苯二甲酸酯被認為有害并且被限制使用。


鄰苯二甲酸酯——內分泌干擾物

在2020年杭州市疾控中心做過的調查[4]就發(fā)現(xiàn),包括一次性塑料餐盒在內的228份食品包裝樣品,雖然檢測結果表示都合格,但在所有樣品都檢測出了鄰苯增塑劑,且其中兩項檢測值最高的鄰苯增塑劑都來自塑料餐盒。

所以,出于對健康的保護,我們對于一次性塑料餐盒,應該有一定的謹慎使用意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兒童群體,因為他們對鄰苯增塑劑這樣的內分泌干擾物更為敏感,所以需要各位寶媽寶爸注意,如果咱們點了油大又熱的外賣,盡量不要給孩子食用。

鄰苯二甲酸酯——兒童更應引起注意

雙酚A——內分泌干擾物

雙酚A同樣具有增加塑料柔韌性的作用,同時具備抗氧化性。但它也是公認的內分泌干擾物,甚至與幼兒大腦發(fā)育和行為變化有關。

BPA是雙酚A的英文縮寫,一些品牌會證明自己在雙酚A方面的安全性,因此我們常見到一些塑料水杯或奶瓶的瓶底會標注“BPA Free”。

雙酚A——內分泌干擾物

過量填充劑和增白劑

在功能添加劑之外,碳酸鈣或滑石粉是個別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過量增加的填充劑。

當產(chǎn)品中的碳酸鈣和滑石粉等填充劑比例大于70%時,其酸性和油脂性環(huán)境下都會溶出大量物質,超出國家相關標準要求[5]。

熒光增白劑是發(fā)泡餐盒中常見的添加劑,可以為餐盒增白增亮。它如果進入人體,容易蓄積在人體肝腎器官,有降低肝臟解毒能力和免疫力等危害[6]。


無毒先鋒在2021年7月從電商平臺抽檢了6個發(fā)泡餐具樣品,其中有一半的樣品檢測出熒光增白劑。

“以紙代塑”,是更好的替代方案嗎?

一次性塑料餐盒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健康風險看起來都很大,那么用紙餐盒替代有沒有可能就萬事無憂呢?

事實上,“以紙代塑”并不能保證更環(huán)保和更健康,它一次性的問題所造成的環(huán)境壓力依然存在。

同時,我們可能被“紙”這個字欺騙了。市面上大部分的紙餐盒并不是純紙,它的表面往往涂了一層可以防水防油防滲漏的塑料膜。

“以紙代塑”不容忽視的現(xiàn)實問題

為了方便其中的紙基材涂附塑料膜,它的生產(chǎn)過程中會添加許多生產(chǎn)助劑,如鄰苯增塑劑、重金屬、雙酚A等,白色紙餐盒還可能含有熒光增白劑[7]。相比一般的塑料餐盒,這種餐盒從原材料的選擇到生產(chǎn)工藝過程,都有比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

?? 有毒的化學物質,

會乖乖呆在塑料里嗎?

我們都知道塑料本身很難降解,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塑料餐盒中的有毒成分,就會固定在塑料中,不會隨著食物進入人體呢?

其實不然,事實上許多塑料添加劑與聚合物之間并不是“鎖死”的緊密結合的結構,因此與食物接觸時這些塑料添加劑很容易進入食物,而這被科學界認為是人類暴露于塑料相關污染物的主要來源[8]。

圖片示例

不論是水、酒精、酸性還是油脂的食品溶液環(huán)境,一次性塑料餐盒中的增塑劑都存在遷移情況,其中以油脂性食物最為突出[9]。

雙酚A在不同塑料材質餐具中的遷移

有學者就PP餐盒、PS餐盒和發(fā)泡餐盒進行了雙酚A遷移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模擬酒精食品環(huán)境中,三種塑料餐盒都出現(xiàn)了雙酚A向酒精中遷移的現(xiàn)象[10]。

其中PS餐盒與發(fā)泡餐盒的雙酚A遷移量都超出了限定標準,發(fā)泡餐盒的遷移量甚至是限定標準的2倍。在模擬油脂食品環(huán)境條件下,只有發(fā)泡餐盒存在雙酚A的遷移。

雙酚A在不同塑料材質餐具中的遷移

此外,微波加熱一次性塑料飯盒還會增加雙酚A的釋放[11]。有專門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80℃以內,溫度升高會增加塑料餐盒中的雙酚A釋放。

微波達4 分鐘時, 模擬油脂環(huán)境和酸性環(huán)境樣品中的雙酚A的溶出量都達到了最高。因此, 一些塑料飯盒外賣時不適合在微波中高溫加熱。

雙酚A在高溫條件下的遷移

除了有毒塑料添加劑還有微塑料

近期有很多關于微塑料的熱議,比如說在人類血液中發(fā)現(xiàn)了和嬰兒糞便中發(fā)現(xiàn)了微塑料,以及在南極洲的雪中也發(fā)現(xiàn)了微塑料等等。除了添加劑,不同材質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在使用中不同程度地釋放微塑料。

一項研究專門調查了來自中國多個城市、多個供應商的不同外賣容器的微塑料含量。結果顯示:樣品中從發(fā)泡餐盒中發(fā)現(xiàn)的微塑料相對最密集,其次是PE,PET和PP[12]。

微塑料密度排序:PS>PE>PET>PP
(圖源:Du, F., Cai, H., Zhang, Q., Chen, Q., & Shi, H. (2020). Microplastics in take-out food contain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22969. doi:10.1016/j.jhazmat.2020.122969)

根據(jù)進一步測定的結果,研究者評估認為:以一頓飯的時間為20分鐘、使用一個外賣餐盒為標準,每周食用4至7次外賣食品的人可能會通過容器攝入12至203塊微塑料。

??特別關注:
被禁售的一次性發(fā)泡餐具

發(fā)泡餐具的松散結構和粗糙表面很可能導致容器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此外還有雙酚A和熒光增白劑的問題。

在所有類型的塑料餐具中,大家一定要知道:發(fā)泡餐具已經(jīng)被2020年發(fā)布實施的“新限塑令”禁止生產(chǎn)和銷售。所以,如果在市面上發(fā)現(xiàn)發(fā)泡餐盒,一定不要選擇使用。

針對發(fā)泡餐具的存在,無毒先鋒曾在2021年7月調查發(fā)現(xiàn):電商平臺仍然有發(fā)泡餐盒大量銷售。隨即對電商平臺發(fā)起了禁售倡導,經(jīng)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調查的4個電商平臺的發(fā)泡餐具檢出比例,已經(jīng)從2022年3月有記錄以來最高的68%全部降到5%以下。

這個成效也意味著發(fā)泡餐具進入外賣領域的難度大大提高,我們大家被動使用被禁售的發(fā)泡餐盒的幾率也大大降低了。

各電商平臺與發(fā)泡餐具治理目標的距離

外賣如何才能離塑料污染遠一點?

無毒先鋒認為,生產(chǎn)、銷售和消費端的平臺和商家都有義務推進外賣遠離塑料污染。

外賣平臺和餐飲商家要以顧客健康安全為前提開展外賣減塑;

一次性餐具生產(chǎn)銷售商家應該以質量安全作為產(chǎn)品在供應鏈流通的第一標準;

電商平臺的角色是做好電商市場的合規(guī)守門人

另一方面,在以重復使用代替一次性使用的背景下,循環(huán)餐具廠商同樣需要關注其中的化學品問題,對原材料安全性和工藝把關,在優(yōu)質健康合格的基礎上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重復使用。

最后,我們最想告訴大家的是:塑料并不是成分單一的純凈物質

不管是塑料餐盒還是紙餐盒,其中的有毒塑料添加劑都有可能通過食物被我們攝入體內,帶來健康風險。因此不管從環(huán)保還是健康的角度而言,都希望大家繞過一次性餐具,健康享受美味。

-End-

撰稿|寶蓋丁

校改|奧呆李 排版|羅宇欣

審核|奧呆李

【參考資料】

[1]中國石化. 《外賣業(yè)包裝塑料環(huán)境影響及回收循環(huán)研究報告(2021)》. 2022.9.30.
[2] 藍敏怡,李會茹,胡立新,楊愿愿,應光國.塑料食品包裝材料的環(huán)境污染綜述.生態(tài)毒理學報.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5470.X.20210722.1130.002.html
[3]竇麗麗,無毒先鋒, 《塑料制品及其有毒添加劑對健康的影響》
[4]樊繼彩,何華麗,任韌,王姝婷,金銓.不同采樣環(huán)節(jié)采集食品包裝材料中20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污染狀況調查[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20,30(12):1520-1522+1525.
[5] 李穎,姜浩 ,陳茹 ,苗壯.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總遷移量的檢測及行業(yè)現(xiàn)狀[J].當代化工,2021,503,753-756
[6] 李佳潤.熒光劑對人體的危害[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3):234.
[7] 張勇. 一次性餐飲具化學物質總遷移規(guī)律的研究及風險評估[D].西安理工大學,2016.
[8] Koni Grob et al., Food Contamination with Organic Materials in Perspective: Packaging Materials as the Largest and Least Controlled Source? A View Focusing on the European Situation, 46(7) Critical Rev. in Food Sci. & Nutrition 529, 529-36 (2006),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954061; Galloway, supra note 9.
[9] 程滿環(huán), 施邑.一次性塑料餐盒中塑化劑含量測定及遷移研究[J].廣州化工,2021,4912:102-104
[10] 蓋巧玥等.外賣塑料包裝餐盒中雙酚A遷移風險初探.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J],2020,47(15):2824-2827.
[11] 楊小萍,謝躍勤,毛小慶.一次性塑料飯盒中雙酚A在食品模擬溶劑中的遷移[J].廣東化工,2013,40(23):40-41.
[12] Du, F., Cai, H., Zhang, Q., Chen, Q. & Shi, H. 2020, "Microplastics in take-out food contain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vol. 399, pp. 122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