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生產過程中采取控制措施,消除產生不合格的質量潛在因素,防止不合格的發(fā)生和再發(fā)生。工藝管理網絡人員要切實做好具體測試、檢查、試燒等工作,并如實填寫檢查運行記錄并對預防措施做好跟蹤驗證。現(xiàn)匯總各主要工序控制辦法及措施總結如下:

原料工序:

1,做好新材料(新配方、新泥料)的試產跟蹤檢查,試產數(shù)量太少不具備代表性普遍性。

2,做好新工藝采用前的試產(如直接使用2遍泥)檢驗。

3,常規(guī)的日常試燒,每班對一遍泥取樣進行泥片試燒,及時發(fā)現(xiàn)色澤、收縮、燒結、雜質等變化。

4,日常檢查的水分、真空度、細度、除鐵、漿池檢查等。

半成品成型工序:

1,對原料工序交付的即將投入生產的泥塊抽樣進行水份檢測,水份不符合工藝要求的泥塊一律不準投入使用,

2,對模型進行檢查,不符合工藝要求的不準投入使用。

3,開機后,先試壓,檢查坯體各部位尺寸、重量是否符合要求,待坯體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以后每2小時抽查一次,每次對改產產品器型進行試燒。

4,每月對泥料測定一次收縮率。

5,檢查控制成型機速度、鏈條箱溫度、脫模水分、起坯操作等。

6,注漿成型生產參照上述控制,對注漿產品器型進行試燒;對杯類修把、按把效果進行試燒。

半成品修坯工序:

1,毛坯干燥時間:冬季10”以上盤類以及碗缽類產品干燥時間應保持在6天以上,春秋夏季干燥時間應保持4天以上;10”以下盤類以及碗缽類杯類產品干燥2天以上。以上產品保證修坯水分按照公司工藝標準應控制在4%以下。

2,修坯過程中嚴格按照修坯操作工藝標準操作,嚴禁出現(xiàn)表面浮塵、手印、缺坯疙瘩、線紋等缺陷,青坯產品規(guī)格尺寸符合圖紙規(guī)定。

3,修好的坯體直接送釉盆施釉,不允許存放青坯,如當班青坯不能全部施釉完成,可移交下一班次完成施釉工作。

4,產品周轉過程中按照品種存放流動周轉架子車,轉運過程中注意平穩(wěn),減少顛波,并做好生產記錄標示。

半成品施釉工序:

1,對青坯、釉漿進行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不合格立即糾正返工。

2,對白坯進行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不合格立即糾正返工。

3,對新釉料、新工藝提前進行試燒,要進行批量試燒。

4,施釉嚴格按照公司施釉工藝操作標準執(zhí)行,如坯體水分偏高、太干或者配方品種調整,要密切觀察試燒及時調整,保證合理釉層厚度。

燒成工序:

1,燒成工藝參數(shù)根據(jù)公司規(guī)定工藝標準基礎上根據(jù)車間產品結構情況,保證燒成質量情況下落實檢查調整。

2,隨時檢查裝車操作過程中的質量隱患,配合各類試燒。

來源: 臨沂陶瓷材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