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部分一次燒成瓷器釉面品質與國際先進國家的品牌產品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釉面外觀質量方面。具體地說,就是產品釉面遮蓋能力差,表面不光滑瑩潤,平整度差,針孔、斑點等缺陷過多而導致產品檔次低,賣價不高等原因。

坯釉的合理配方是生產成功的基礎,而坯釉所用原料更是基礎的基礎,為了提高陶瓷釉面質量,首先應該改進釉料配方,優選相適應的各種原料,在配方設計上力求使釉的理化性能優良,達到始熔溫度高,熔融溫度范圍較寬,高溫粘度及表面張力適當,坯釉結合性良好的要求,同時使釉漿具有良好的附著性和遮蓋能力,綜合業內多方的試驗,可在原有釉料配方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調整:在釉料中引入適當量瓷粉、硅灰石和燒滑石。這樣不僅有利于減少釉層中的氣泡而且能相對減少釉層中未溶解的石英晶粒;適當提高釉料的始融溫度以保證坯體在燒成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能順利排除,如適當提高釉料中Al203或Si02的含量;在保證不出現流釉的前提下,降低釉料在燒成最高溫度下的粘度以使釉料能乎整鋪展坯體表面。如適當提高調整軟質熔劑和硬質熔劑的種類和數量;適當提高釉料的表面張力,使釉料能封閉針孔,如用Li20替代部分K20和Na20;通過一些稀有元素的加入,如氧化釔等進一步提高釉面質量;添加少量有機增塑劑替代部分粘土。通過反復研究試驗以均勻設計法和塞格爾釉式理論為試驗方法,可以顯著提高炻瓷、衛生陶瓷釉料的釉面質量,此方法應用于一次燒成白瓷釉料試驗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對釉料配方中解決釉層中未溶解的石英晶粒、提高釉料的始融溫度、降低釉料在燒成最高溫度下的粘度、調整軟質熔劑和硬質熔劑的種類和數量、稀有元素的加入等調整措施,應用于一次燒成白瓷、炻瓷及其衛生陶瓷釉料制品,釉面的白度可顯著提高,說明其乳濁效果好,遮蓋能力強,釉料的始熔溫度較高(1190℃),有利于坯釉原料分解產生氣體的排除,克服針孔、棕眼等釉面缺陷。同時,釉料含CaO、Ms0、ZnO和BaO等硬質熔劑較多,可在最高燒成溫度下強烈地降低釉料熔體的粘度,有利于釉料能均勻鋪展。釉料具有白度高、光澤度好,釉面晶瑩,無針孔、熱膨脹系數適當等優點,對提高陶瓷的產品釉面品質有較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