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胡王使者,獨活,大活功效 | 祛風勝濕,散寒止痛
再次遇見獨活,從一首歌開始。靜聽《秦時明月》的主題曲《獨活》,有一種傷感在向我迎面襲來,那一刻,我似乎已穿越到古代,眼前再現秦末朝堂的動蕩以及未曾消失的愛恨情仇。相遇這首歌,獨活便從塵封的記憶深處浮出。此獨活非彼獨活,但是,獨活這個名詞卻早已鐫刻心間,情不自禁想起家鄉的那株野草——獨活。
關于獨活的傳說,版本諸多,其中一個版本記載:有一藥名很奇怪,居然被喚作護羌使者。那是先秦時,我國的西北部有一支少數民族叫羌族,當時的百姓有了頭痛腦熱,或者傷風感冒,或者關節疼痛,就用一種植物熬水服用,療效顯著,久而久之,這種植物被百姓尊為神物,便敬畏地稱為“護羌使者”。漢代以后,羌族與漢族民族大融合,漢人染了上述病癥,羌族人就教漢人用此草治療,救過許多條命之后,它又有了新的名字叫羌活。
還有另一個版本的傳說流傳于唐代。據說劉時貞風濕病多年,一夜夢見神靈告知,每日用胡王使者配酒喝方能治愈。劉時貞四處問詢,無人知道胡王使者這味草藥。幾天后又夢見死去的母親對他說,胡王使者即羌活。于是采回配酒喝,果然病愈,羌活便得名胡王使者。還有人稱它的主根為“獨活”,支根為“羌活”,而獨為羌之母。可見,獨活與羌活,相貌酷似,功效相輔,即可分又可合。
這些動人的傳說,顯然是在神化生活的美好,每次讀到這樣的故事,都能啟迪心靈。
一莖直上,得風不搖曳,無風偏自動,這就是獨活,一棵卑微的草,超凡脫俗且特立獨行。獨活常在山坡林下或林緣草叢中安身駐足,經歷幾年的風吹雨打,才能入藥治病。它的葉如麻,邊緣有鋸齒,微黃色的小花淡雅素凈,十幾朵花簇擁著,看似獨立,卻極有團隊精神。通常在初春時,嫩苗剛發芽或是秋末莖葉枯萎時,進行采挖,之后除去須根和泥沙,晾曬或者烘干,便可以成藥。
獨活,還有另一個別名叫獨搖草,而關于獨搖草的傳說更是凄婉而動人。很久以前,西雙版納有一農家少女叫多依,姑娘美麗善良,能歌善舞,每次跳舞,像孔雀開屏,又像仙鶴翩躚。觀看的人常常忘記了時間,自然也就忘了憂愁煩惱和痛苦憂傷。漸漸地,多依名聲遠揚。一日,可惡的大土司率領家奴強搶多依,并要挾她每天都要給他跳舞助興。多依以死抗爭,趁看守不注意,跳入江中溺水而亡。老百姓悲痛萬分,齊心協力把她的尸體打撈上岸,安葬在山林里。不久,墳墓上長出美麗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隨著節拍舞蹈。人們為了紀念多依,給這株草起名叫“獨搖草”。想來獨搖草,自己也是受益者。在生育兒子的月子里,足跟及雙腿酸痛,行動吃力,且周身不適。一時間,難壞了婆家,自己也因此癥狀而產后抑郁,郁悶之時偷偷落淚。心情不暢,造成奶水不足,新生兒只能用哭聲添亂。一時間,家里如戰場,先生亂了手腳。偏巧,一親屬前來探望,見此景便請來一位中醫,經過把脈,確診為產后受風,由于產后血瘀,抵御風寒能力降低,服用三副中草藥后,雙腿酸痛感消失,心情自然好起來,奶水也隨之充沛。滿月后,查看藥方,方知有獨活參戰,因為這個名字富有詩意,便鐫刻于心底。其實,女人坐月子最怕風,而獨活的拿手絕活就是祛風。獨活的這一絕技,該是上蒼為女人而準備的。后來,在雜志上見到《小品方》介紹獨活湯的做法,專治婦女產后受風:“獨活三兩。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之后分服。”因內心滿滿地感激,便牢牢記住了這個藥方,之后,總會在姐妹們需要時,推薦給她們。
我很慶幸遇到了中醫,遇到了獨活,心底時常默默地為獨活祈禱。有位農村老人,每次氣溫有變,關節都會痹痛不止。天氣傷感,他的身體也傷感。這時,大爺一邊擺動酸痛的胳膊,一邊調侃地說:“我這老骨頭,都快成天氣預報了。”很多年輕人不解,老人哈哈一大說:“每次風雨來臨前,我的各個關節爭先恐后用疼痛來報告,我就知道風雨要來了。”其實這就是風寒濕痹。這時如果遇到這樣的風寒病灶,風藥悍將羌活、獨活可以結伴上陣,一起連用,應付疼痛。老人經獨活和羌活聯手參戰風寒后,居然失去了天氣預報的功能。
一物降一物,獨活和羌活就是風濕的克星。
其實,獨活和羌活算為母子,各盡其能,若合二為一,便是法力加持。羌活獨活齊上陣,祛風通絡解痹痛。食療的“二活粥”,就是把藥方搬進廚房,既飽腹又治病。做法極其簡單:“羌活、獨活各十克,大米一百克,白糖少許,擇凈入鍋,加清水熬制取汁,放入大米中熬粥,出鍋時,加入白糖,健脾利濕,祛風通絡,每日一劑即可。服用此款粥對外感風寒,痹阻經脈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筋脈拘攣等效果明顯,不管其病程長短,均可食用。”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細銼,拌淫羊藿。兩日后,曝干,去淫羊藿用。免煩人心。”獨活祛風無可厚非,原來它還暗藏醫心的妙處,可免心煩,可治孤單,祛人世間的悲涼。
獨活,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獨立地活,孤獨地活。活著,是美好的。而獨活算為風景,一切須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單。世上大多的女子像菟絲子一樣依附于其他的植物才能生長,還有少數女子內心寂然和孤獨,如獨活,野生的,開在曠野里,長在陌上, 即使無人欣賞,也獨自芬芳,獨自明媚。不入世俗,不爭名利,從容地行走在喧囂的紅塵里。獨活,它就是出落凡塵,如同在浮世中清修的女子。
悉心探究,在生命的長河里,常有獨活的人,譬如獨活的老子,獨活的屈原,獨活的陶淵明,獨活的陸羽,獨活的竹林七賢……歷史的風塵里,他們卓然獨立,他們如一棵草木,活得獨自,而又獨特。
(圖片源自網絡)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