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紀后身體難免出現一些健康問題,很多老年人都會經歷手術,臥床等造成身體機能退化的疾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老年病的康復手段,希望能夠幫助更過的老年朋友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康復訓練是指針對老年人衰老、疾病、綜合癥、功能降低、生活能力下降等問題,使用各種利于功能恢復、功能矯治、功能補償、功能適應的醫療護理、訓練和教育等手段,恢復其身體、精神和社會生活能力,使其全面康復。
| 冠心病及康復訓練方式

冠心病的康復治療,包括了以下幾點,第一、心理治療,心理疏導。現代醫學中更加重視雙心醫學。而冠心病屬于身心疾病。與心理活動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做好這一方面的治療和疏導更為重要。第二、在康復治療中飲食治療也非常關鍵。注意低鹽低脂肪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有利于病情的恢復。第三。適當有氧運動。選擇適合于自己的運動方式。和運動耐量。對于改善心腦血液循環,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益處。以走步散步為主。對于冠心病的康復鍛煉,通常在訓練前需要進行5-10分鐘的熱身運動,來幫助身體活動起來,訓練時間一般需持續20-40分鐘,使患者的機體達到良好的狀態,訓練過后,需要進行5-10分鐘的恢復整理期,使心率,血壓恢復到正常狀態。

康復鍛煉的注意事項:

1、清晨3-8點之間是老年心臟病的危險期,此時血壓最高,易中風猝死,如果這時候進行不恰當的鍛煉,特別容易發生意外,因此,建議在上午10時左右鍛煉最好。

2、每次外出鍛煉時,應隨身攜帶保健盒(急救盒)。以免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進行自救,鍛煉要根據自身的感受,如果感到難受或不舒服,可適當調節運動計劃或者干脆休息一天。

3、康復運動是康復治療中的重要一環。運動方式以有氧訓練為主,包括步行、打門球、打乒乓球和羽毛球等。有節律的舞蹈、中國傳統的拳操等也是合適的運動方式。
4、合適運動量的標志是:運動后第二天早晨起床時感覺舒適,無疲勞感。每周的運動總量應相當于步行5-10公里。
5、運動量是由強度、時間和頻率三個要素構成的。判斷運動強度是否合適最簡單的方式是:運動時稍出汗,輕度呼吸加快但不影響對話。
6、運動時間是指每次達到訓練強度的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訓練頻率是指每周訓練的次數,一般每周鍛煉3-5次就可以了。

7、鍛煉身體也要“有頭有尾”。每次鍛煉時必須要有三個階段,即準備活動、訓練活動和結束活動。準備活動又稱為熱身,活動強度比較小,其目的是充分活動各個關節、肌肉和韌帶,也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準備。
8、訓練活動又分持續訓練和間斷訓練,后者更適合冠心病患者。結束活動又稱為整理運動,目的在于使高度活躍的心血管系統逐步恢復到安靜狀態,一般采用小強度放松性運動。

| 中風及康復方式

中風的早期康復是防止日后會嚴重影響康復進程的合并癥,如腫脹,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受限等,爭取功能得到盡早的改善,預防并發癥。早期康復方法:

1、正確體位:教會家屬和老人采用正確的體位擺放,包括仰臥位,健側臥位和患側臥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時翻身一次,并拍背數下。
2、翻身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分別向兩側轉動,雙足撐床。
3、床上自我輔助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上舉過頭,側舉,指鼻,雙腿屈曲撐床抬臀,雙腳交叉側移等。
4、床頭抬高坐位訓練:床頭漸抬高,每個位置患者能維持30分鐘,則漸加10度再訓練,直至能床邊坐起,無靠位平衡練習。
5、面、肌刺激:張口,鼓腮,叩齒,伸,頂上腭等,冰凍棉(或冰塊含服)及味覺刺激。
6、呼吸控制練習:要求患者深吸氣—緩慢呼氣,放松。

7、坐訓練:在床頭抬高未達90度前,首先訓練患者側后單手支撐抬頭抬肩的動作,直至能支撐坐起。
8、坐位平衡:正確坐姿,床邊坐位平衡,包括前后左右各向。
9、坐位操:以加強平衡訓練,包括雙手交叉前平瘵,側瘵,雙手交叉指鼻,雙手交叉向前指物;健側下肢肌力訓練等,可教會家屬及護理人員,然后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練習。
10、坐站練習:如有條件可早期給予患者床站立,幫助患者重獲垂直感,重獲對抗重力肌的控制,重獲血壓的自身調節,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壓。一般情況下腦梗塞患者可以在3-4天后達到床邊坐位,兩周內可訓練站立,輔助力量視病情而定;腦出血患者應盡量在兩周內達到床邊坐位,四周內達到站立。
11、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動:吃飯、穿衣、洗漱等。

12、在家屬或照護者的幫助下做一些被動運動,如抬動上肢,活動肩胛帶、肩關節、肘關節、腕指關節、膝關節及踝趾關節,給軀干做牽拉、背肌擠壓等活動。
| 肩周炎

50-60歲的人多見,是獨有的老年病。發病時肩部周圍疼痛劇烈,夜間更加明顯;后期肩關節活動受到限制,常用的康復鍛煉方法如下。

1、肩胛內收運動:患者坐或站立,放松肩膀,然后把兩邊肩胛骨向內、向下用力,可以有效的緩解肩周炎帶來的酸痛的感覺。

2、鐘擺運動:就是手握比較輕的啞鈴或礦泉水瓶做前后的擺動,一方面緩解疼痛,另一方面可以改善關節的黏連。

3、畫圈運動:就是甚至上肢做畫圈的動作,可以順時針畫,也可以逆時針畫,畫圈應該由小到大循序漸進,以關節能耐受為宜。

4、爬墻動作:手掌扶墻,用手指慢慢向上摸爬,直到關節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為止,然后再慢慢摸爬回來。

5、也可以做一些被動鍛煉,就是由康復師或別人幫助牽引活動肩關節。如果是非專業人士協助鍛煉一定要防止肩關節的損傷而加重病情。對于肩周炎還應該注意保暖,或者做一些物理治療,比如拔罐、中藥熱敷等治療措施。

| 慢性腰腿痛

1、主要是由于腰椎骨關節退行性變化和腰肌的慢性勞損以及肌無力等引起。應以腰、背和腿部肌肉鍛煉為主。有太極拳、五禽戲、體操、散步、慢跑、門球以及退步行走。
2、退步行走能通經活絡,壯腰健身,每日可堅持2次,每次5-10分鐘,對于腰肌勞損療效尤著。運動中不應超量負重鍛煉,以免引起新的損傷。

(圖片源自網絡)

來源: 吉林科普微窗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