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17日,應當地縣委、縣政府邀請,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主席團主席、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柳忠勤,深呼吸小城專家組副組長、學會旅游委員會秘書長張朝偉,學會副秘書長、深呼吸小城共建辦公室主任張云慧一行三人,前往陜西省寶雞市鳳縣、漢中市鎮巴縣,分別就深呼吸小城創建、共建工作進行考察交流。

在鎮巴縣考察期間,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委書記郭省軍委派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杜鵑等一行三人驅車近400公里趕往鎮巴縣,專程拜訪柳忠勤一行,并于17日早上向考察組匯報交流了兩當縣近年旅游發展和深呼吸小城建設的有關情況,同時代表縣委、縣政府邀請柳忠勤等盡快到兩當縣考察調研,并就兩當縣綠色經濟發展、旅游創新和康養旅游給予進一步指導和支持。

2月17日,中共鎮巴縣委書記韓雄主持舉辦“鎮巴縣創建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匯報會”,鎮巴縣委副書記、縣長賈曉偉作深呼吸小城創建工作匯報。縣委、縣政府23個工作機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縣人大辦、縣政協辦主要負責人和部分鄉鎮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賈曉偉縣長介紹說,鎮巴地處大巴山腹地,位于漢中市東南隅,被譽為陜西省“南大門”,屬于“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是全國首批、陜南唯一的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森林覆蓋率達74.6%,空氣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50天以上,有世界級天坑群地質遺跡——其中圈子崖天坑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中國北方最大的超級天坑,被評為陜西省地質公園和陜西“十大地質名片”。鎮巴有“紅軍之鄉、民歌之鄉、苗民之鄉”美譽,境內青水鎮被譽為“中國最北的苗鄉”,鎮巴民歌和鎮巴漁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鎮巴臘肉、茶葉、魔芋、香菇、樹花菜、黑木耳、大黃、天麻等8個綠色產品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高山富硒茶園15萬畝,境內被《中國藥典》載入的中藥材達236種,種植面積近30萬畝,被譽為“秦巴中藥庫”——立足優質生態環境資源,鎮巴將把生態經濟作為“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創建的引擎,錨定建設“大巴山山地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標,突破發展生態旅游,做足“山水、鄉村、休閑、康養”的全域旅游文章,推動文旅、產旅、商旅深度融合發展。

柳忠勤主席代表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專家委員會,對鎮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深呼吸小城創建工作,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并取得好成績給予充分肯定。柳忠勤表示,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以及由學會牽頭的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鄉村振興聯合體”(含15家國家級社會組織)的智庫資源、政府資源、科研資源、企業資源、媒體資源,都可以根據鎮巴縣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需求,酌情引進,全力支持鎮巴縣深呼吸小城創建工作。

學會旅游委秘書長、北京全域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張朝偉指出,鎮巴旅游的突破發展,要順應“城市大休閑、鄉村微度假”的全域旅游發展新特點,適應旅游業跨界融合、產業協同的新態勢,尤其大健康產業覆蓋面廣的特點,以及后疫情時代和老齡化社會的市場需求,發揚鎮巴生態資源優勢,發展康養旅游,通過農文旅與康養的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和價值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產業抗風險能力。學會旅游委員會愿意從跨學科、跨部門角度,對接資源,提供技術支持,發揮旅游業綜合帶動作用,全力以赴,支援鎮巴深呼吸小城創建工作。

張云慧主任指出,原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一力評價說:“深呼吸”具有標志意義,它標志綠色、健康、身心暢快,可作為幸福指數的重要標準。“深呼吸”本身就是產品、就是賣點,就是休閑度假產品的一個立足點。所以,創建和共建深呼吸小城,是推動生態旅游和康養旅游的有效抓手,也是縣域經濟實施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深呼吸小城共建辦公室將組織產學研多方資源,全力支持深呼吸小城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在抵達鎮巴縣之前,柳忠勤一行考察了入選多屆“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的陜西省鳳縣,并于15日下午與周榮華副縣長,文旅局李娜局長、陳廣副局長,以及旅游服務中心李剛主任等,交流了鳳縣申辦第八屆深呼吸小城文化旅游節事宜。

鳳縣地處秦嶺南麓、嘉陵江源頭,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0.4%,境內中藥材資源豐富,品種983種,種植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是國家級秦艽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陜南現代中藥產業和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縣,同時有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3個,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各1處。周榮華副縣長表示,鳳縣旅游業起步較早,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希望依托學會平臺,加強與全國各地深呼吸小城的合作交流,通過申辦“第八屆深呼吸小城文化旅游節”,進一步擴大鳳縣旅游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借助學會旅游委員會,提供養生農業的技術支持,打造和叫響鳳縣生態康養旅游度假品牌。

來源: 今日國土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