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釘頭果

在登山時,在別人家院子前見著一棵怪樹,樹上掛著一個個“流星錘”,它有個非常形象的名號:鈍釘頭果??此圃值拟g釘頭果其實只是個虛張聲勢的吸氣“河豚”,還挺適合拿著把玩,有點類似于那種解壓的水球,只是不同的是,鈍釘頭果的果實里充滿的都是氣,用力一捏,還能有輕微的爆炸聲,它們的花也是有些姿色,或許這種奇特的搭配,使它們出現在了昆明的斗南切花市場上。

若只是遠觀,鈍釘頭果的花還是挺上鏡,粉嫩的花色能觸動多少人的少女心。但要褻玩起來嘛,它們的花可深藏諸多奧秘了,值得把弄把弄。首先我們遠遠來看,盛開的鈍釘頭果的花都是向下開放,傳粉昆蟲來了也得倒吊著吃花蜜,雖然看起來廢勁,但豐盈的花蜜也得讓蟲子們笑嘻嘻。

粉嫩的花瓣沒有什么特別之處,高級的是花中間的構造。植物學中常將一朵花所有花瓣稱之為花冠,而在鈍釘頭果花結構中,不僅有外圍的花冠,還有里層的另一套花冠——“副花冠”,和外圈一樣,也是5瓣。把副花冠摘除,就能看見里面的圓錐體的東西,那個其實5個雄蕊的花絲合體形成,里面其實是空心的,藏著雌蕊。圓錐體的樣子特別像個農村的尖頭草帽扣在雌蕊上,所以各個結構被稱作“合蕊冠”——5個雄蕊合體成個“帽子”,如果再拉上被“扣”了帽子的雌蕊一塊合體,就被叫做“合蕊柱”。

似乎應該還有花粉,它們的花粉有點不同,花粉集合成了一個花粉塊,而這個花粉塊藏得非常隱蔽,需要拿點工具將它揪出來。注意看兩個副花冠之間的合蕊冠上,有一個小黑點。拿個小鑷子輕輕一挑,便能挑出兩個小黃塊,這便是鈍釘頭果的花粉塊,花,挑的這個叫做“著粉腺”。

既然花器官都準備就緒了,誘餌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傳粉昆蟲上門來領包裹了。鈍釘頭果的花蜜量不小,吸引了不少慕“蜜”拜訪,小蒼蠅、小螞蟻什么的。但這些昆蟲并不能起到“快遞員”的作用,所以都不是鈍釘頭果的有效傳粉昆蟲,要想見證鈍釘頭果奇妙的傳粉機制,還得再等些時候,等到一只兇猛的胡蜂出現,它們除了會逮些毛毛蟲給家中的幼崽,也需要為自己準備正餐——一頓花蜜盛宴。主角們都到場了,可以拉開傳粉劇場的序幕了。

因為鈍釘頭果的花是向下的,胡蜂也就倒掛著,六只腿抓住花冠、副花冠或者其他可以抓住的部位,舔舐著花蜜。但整朵花都圓圓潤潤,一點也不麻賴,要加之向下的重力,胡蜂的腿不停地向下打滑,胡蜂再收回,再向上抓住花。昆蟲的足上并不光滑,上面有柔毛或者硬毛,還有伸出來一個叫“距”的結構,這些構造就像我的小尖鑷子一般,在上下上下,不斷打滑收腿再放上的過程中,就會勾到小黑點的著粉腺,只要胡蜂稍一用力,著粉腺就帶著兩塊花粉塊,花粉塊就粘上了胡蜂腿上。為了提高胡蜂“上鉤”的概率,這時候的副花冠便不僅僅起到裝飾的作用,更像個槽,引導著胡蜂腿往兩個副花冠的槽里劃過,槽里等候著正是小黑點。

花粉有了,接下來怎么把“快遞”送到下一家鈍釘頭果的雌蕊上呢?前面已經提到雌蕊上還嚴嚴實實地扣了一頂“帽子”,要順利把“快遞”還得開個“窗戶”給雌蕊遞進去。在著粉腺的下方,也是位于每兩個副花冠之中們有個口,正是通向雌蕊的“窗口”。當腿上拿著“包裹”胡蜂來到另一朵花上時,重復上個朵花的操作,還是上下反復,在這過程中,就把帶著倆花粉塊的著粉腺投進開口里。這個動作又格外像是投幣,隨著“硬幣”被丟進“硬幣口”,兩個花粉塊分別與雌蕊的兩瓣相結合,授粉成功!花粉塊比花粉粒更加高效,一次授粉就能結出幾十上百粒種子。如果胡蜂足夠盡業,在幫助這朵花成功授粉同時,還可以捎上下一朵的花粉塊。

雖然一朵花上有倆雌蕊,授粉時也有倆花粉塊,但到最終結果實時,的確在最開始能長出兩個果實來,但最終只有一個能順利完全發育成氣鼓鼓“河豚”。把還是翠綠的果實折開看看,這場面就像游戲中蟲巢的畫面:空腔里一根根絲線系著中央的一個白色的“蟲繭”,“蟲繭”里包裹著的正是鈍釘頭果的種子。果實整出這么大的空腔,或許是為了保護里面的種子安全,整出一層安全過渡帶。

植物學中將只裂開一條縫的果實稱之為“蓇gu葖tu果”,鈍釘頭果也屬于這類。即使在還沒有成熟時,拆開它們的果實也一樣很容易發現它們未來準備開裂的位置——在打開球后,其它地方都是絲絲連接果實,但有一側是白膜連接。到了果實成熟,“鼓氣包”也干癟了,整個果實在白膜這一塊裂開來,露出里面層層疊疊的種子,每個種子都帶著一個”降落傘”,時刻等候著一陣風,迎風而展,吹向遠方,迎接它們的是新的世界,新的開始。

作者 | 葉崢嶸

審核 | 王康 北京植物園科普中心主任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文章由科普中國-創作培育計劃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