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年輕人最惡毒的詛咒,除了貧窮和裁員,恐怕就是祝福ta患上“戀愛腦”。無論是互聯網鋪天蓋地玩梗,還是失戀后的苦主們現身說法,所有哭訴聲和咒罵聲,都指向了一句話:戀愛腦,才是21世紀最該被納入醫保的絕癥。戀愛腦是真實存在的嗎?有哪些具體表現?我們該如何理性地享受愛情,在情人節之際,期待這篇科普助力你的愛情“落子無悔”。

圖片

圖蟲創意

01

“戀愛腦”不可逆

但你不必封心鎖愛

中美一項聯合研究把100名大學生根據情史分成了“戀愛”“分手”“從未戀愛”三組,并且掃描了他們在放空狀態下的大腦。結果發現,就算大腦什么都不想,還是能看到戀愛對大腦的影響。哪怕早就分手了,大腦也會呈現出差別。也就是說,從你踏入愛情這條河流開始,你已經擁有了“戀愛腦”。

目前有科學研究發現,陷入“戀愛腦”狀態會讓人智商下降,美國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于《Nature》的一項研究從生物化學角度為這一現象提供了解釋。遺忘能夠幫助大腦管理記憶(因為記憶實在太多了),遺忘分為永久性的和暫時性的。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導致短暫遺忘的神經生物學機制,大腦存在一個由多巴胺神經元介導的短暫遺忘的記憶抑制,多巴胺神經元的激活可能會造成一些記憶的暫時遺忘。這些記憶并沒有消失,只是短時間內無法被檢索,而隨著時間流逝,當它們能夠重新被檢索時,這部分記憶隨之恢復清晰了。這為戀愛中的“智力下降”提供了解釋。

戀愛中會大量分泌多巴胺,我們的一些記憶被短暫抑制,讓一些原本的常識判斷變得模糊,理智出走。而當我們從戀愛中“下頭”,多巴胺分泌減少,這些被短暫抑制的記憶就重新清晰,理智恢復。然而,你也不必因此封心鎖愛,“戀愛腦”并非一定帶來負面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戀愛組的大腦在獎勵、動機和情緒調控系統、社會認知系統上顯示出功能連接的顯著增強。簡單來說就是,戀愛時間越長,你大腦角落的某群神經元就越積極。不僅如此,它們還特別團結,讓你的情感變得豐富敏感,社交更收放自如。由此可見,即便“戀愛腦”會讓人智力下降,卻可以讓你情商提升,對人生有更多細膩與深刻的體驗。

圖片

圖蟲創意

02

戀愛不但傷腦 還會讓你發胖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對15,000名志愿者長達十年的調查數據,得出結論:戀愛使人發胖。《新科學》雜志(New Scientist)對此進行了報道。在研究中,參與者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進行體檢,并回答一系列調查問題,包括日常運動量、吃快餐和看電視的頻率等。結果發現,處在戀愛關系中、且關系融洽的人,平均比單身人士胖了5.8公斤,而且同居兩年及以上的發福得更嚴重。另一項研究數據來源于兩組相似且單身的人,后來一組脫單,一組堅持單身,一段時間以后比較兩組人的BMI。該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男性結婚后變肥胖的風險是保持單身者的2.07倍,女性結婚后變肥胖的風險是保持單身者的2.27倍。脫單男性變肥胖的風險在第二年達到峰值,脫單女性變肥胖的風險則逐年升高。研究人員認為,原因主要是:有了對象之后,人們不再需要保持身材的吸引力,就會開始多吃。

調查還發現婚姻和同居也會鼓勵一些不健康的行為。休息的時候,情侶們往往會宅在家里,一起看電視、吃大餐、喝酒等。家中有孩子時,情侶還會傾向于吃剩菜和吃零食。這些都是會導致體重增加的行為。有趣的是,同性情侶的表現要比異性情侶好得多。研究人員調查了三萬多名同性伴侶后,發現他們即使戀愛了,體重也不會增加多少。

當然,戀愛中的“發胖”其實是一種幸福肥,不必視為洪水猛獸,即便如此,處在戀愛中我們依舊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切莫放棄身材管理,畢竟好的身體健康狀態才是可以陪伴你終身的忠實伴侶。

圖片

圖蟲創意

03

如何看待“愛情至上”的思維模式

戀愛帶來的腦機制與生活方式改變值得關注,同時,我們更應警覺的是“愛情至上”的思維模式,這也是人們談到“戀愛腦”時最常指向的狀態。戀愛腦們越是在乎,越容易患得患失,渴望親密和陪伴又敏感多疑,在感情中特別喜歡試探對方,習慣自我犧牲式的付出,獨處的時候又怕被拋棄,一但能和戀人建立聯系,就像抓住救命稻草。

Tennov教授用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大學的400對情侶作樣本,詢問他們對愛情的態度,并分析他們的日記,發現 “戀愛腦”們通常有“侵入式思維”,感覺對方無時無刻不侵占著你的大腦,其實,我們在戀愛狀態下卻巴不得每刻都和對方在一起,像個連體嬰一樣不分開,但是這一傾向在“戀愛腦”們的世界中卻尤為明顯,數據顯示,“戀愛腦”們消耗了85%-100%的時間在思考戀人的事情上,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他們不能好好地工作、學習,因為注意力根本無法集中。

除此之外,“戀愛腦”們還更容易被“愛而不得”之人所吸引,這被稱為“挫折吸引力”,當愛情受到阻礙、挫折時,被遺棄者反而對戀人更為吸引、依賴,即表現出“愛得更深”“無法自拔”的狀態。1996年,Helen Fisher用fMRI掃描了相戀平均7年時長的戀人們的大腦,并讓他們盯著自己的戀人/陌生人的照片。結果顯示大腦的VTA(中腦腹側被蓋區)區被激活,而這個區域恰恰負責控制著人們的獎賞系統。同時VTA區域和人們基本生理需求的控制腦區相近,所以戀愛說不定容易被某些人們視為一種生存基本需求,一種獎賞,這也決定了即便失戀了,“戀愛腦”們也很難忘記對方。

圖片

圖蟲創意

由此可見,沉迷于戀愛容易導致人們極度不穩定的情緒狀態,甚至影響正常的工作與學習功能,愛情很美好,但是,過于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一段愛情里是有風險的。如果你容易陷入“戀愛腦”,不妨把注意力放在自我關懷上,其實,例行的日常能夠帶給我們可感知的現實安全感,也有助于緩解焦慮和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把生活的注意力和重心放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可以提升自我關懷,對緩解分離焦慮是很有效的。無論是在房間里添置一些綠植,還是在辦公桌上擺放一束鮮花;無論是和朋友聚會時,分享彼此的煩惱,還是花時間研究一道美食……在每一個當下里感受自己的存在,感受與自我的連接,感受更愛自己一點的力量。

期待你對自己的愛與關懷,可以成為追愛路上最好的陪伴。

作者 | 唐義誠 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委員、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

審核 | 陶寧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自版權圖庫的圖片,不授權轉載。

圖片

來源: 科學辟謠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