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濤在整理海員資料時,發現一個被稱為“一點錨“的船長的故事。“反敗為勝”的“一點錨”船長,不禁眼前一亮:海上也有“反敗為勝”的船長?
彭濤是航海學校有名的足球隊員,對外比賽中,常常出其不意,在關鍵時刻,連連射中對方球門,使球隊反敗為勝。被稱為“反敗為勝”的球王。
《“反敗為勝”的“一點錨”船長》的故事主角,是新中國老一輩航海家。
他的事跡是從“一點錨”開始的。
1985年夏末,一場席卷南海的強臺風呼嘯而至。在海口灣拋錨防臺的幾十艘大小船舶,不是走錨,碰撞就是翻沉。唯有廣州海運局的8艘船安然無恙。
事后,立刻引起有關部門的注意,經過調查研究,發現8艘船都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拋錨法:“一點錨”拋錨法。此法打破了傳統的抗臺拋錨方式,從而使被稱防臺禁區的海口灣成了“歷史遺跡”。
發明這個引人注目的“一點錨”的創始人,是廣州海運局的總船長龔鎏。那是1975年初秋,龔鎏船長駕船在南海某錨地拋錨防臺,首次采用雙錨拋在一起,克服避免了傳統“八字錨”松馳偏蕩的弊病,極大的增加錨的抓力,提高了船舶防臺能力。人們稱為“一點錨”。采用“一點錨”的船舶在防臺風中都安然無羔。
龔鎏從此有了“一點錨”船長的雅號。
“一點錨”拋錨法很快在廣州海運局所有船上推廣,大大增加了船舶防臺能力。龔鎏被授于“海運功臣”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一點錨”船長的名聲在航海界傳開了。
龔鎏出生于上海崇明鎮。早年在堂叔的指引下,考取了當時的名校——上海交通大學“駕駛專修科”。后來“駕駛專修科”拼入了吳淞商船學校。
吳淞商船學校是我國早期培養航海人才的學校。許多著名的航海家都出自這所學校。
1949年新中國誕生。上海迎來朝氣澎勃的春天。龔鎏穿上軍裝登上了“海涌輪”,成為一名招商局的聯絡員,開始了他終身熱爰的航海事業。
不久,龔鎏調到廣州海運局“南海175輪”擔任二副,奔波于東南沿海航線。
此時,這條航線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敵機的狂轟濫炸和敵艦的偷襲騷擾,使許多船員失去了生命。
年青的龔鎏沒有退縮,日繼月夜的堅守在船上。
一天,船員突然聽到船艙廁所里傳出一陣陣呼嚕聲,人們發現龔鎏竟然倒睡在廁所里。龔鎏已經幾天幾夜未好好合過眼!船員連喊幾聲,龔鎏才睜開疲倦不堪的雙眼:“敵機過去了嗎!”人們眼里浛著淚水:“他幾天沒睡過一個安穩覺了!”
二十世紀未期,越南的戰火正熊熊燃燒。擔任援越物資運輸的廣州海運局船隊,時常遭受美國飛機空中的轟炸,水上水雷的襲擊。多條船被炸傷炸沉,多名船員為國捐軀。
此時,已升任船長的龔鎏,接替犧牲的“紅旗151輪”船長,勇敢地登上了這艘英雄的海輪。將一批批急需的援越物資運到前方,有利地支援了越南人民的抗美解放斗爭。至今還有老一輩的越南人記起“紅旗151輪”的雄姿和對龔鎏船長的記憶:“了不起的中國船長!”
人們說,“一點錨”船長的故事用船都裝不完,這話不假,上世紀七十年代,勇闖臺灣海峽,開創了廣州海運局首航南北航線的紀錄,“著書立傳”培養一批批航海人才……那么,“反敗為勝”的故事是啥回事?為什么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
1990年5月,一位濃眉大眼,雙鬢斑白,身材挺抜的人,正在美國東海岸一個港口考察。
他就是年逾花甲的“一點錨”船長龔鎏。
這時,“一點錨”船長突然收到公司的急電:一件特殊的海難事件,需要他火速返回!
龔鎏看完電報,兩道濃眉緊鎖,心里翻起了波瀾:這是他多年航海生涯中遇到的最辣手的事件,臺風,穿越臺灣海峽,冒著搶林彈雨支援越南……這一切都沒有難倒這位吳淞商船學校的高材生。這個海難事故卻讓他糾結了,據說“敗局”已定難已挽回。
原來,廣州海運局所屬的萬噸級雜貨輪“大通山”號,滿載貨物通過世界著名的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準備航經黑海前往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港。這天,“大通山”輪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的薩勒斯小城不久,由于此時黑海風大浪急,土耳其引水員提前在海峽口下了船。此刻,天色已暗了下來,前方一片黑朦朦。恰巧,有艘滿載原油的伊拉克油輪下駛而來,與上駛的“大通山”輪會船。按照國際船舶避碰規則,雙方應各自靠右行駛,而在狹水道航行應相互左舷避讓通過。可是,“大通山”輪船長此刻卻陰差陽錯要了左滿舵,想從右舷通過,與猝不及防的油輪相撞。“大通山”輪船頭直插油輪貨艙,大量黑色原油滾滾流入海峽……
土耳其海事法院通過調查取證,最后裁定“大通山”輪負主要責任,對土耳其海峽的污染,旅游和漁業資源的損失共需賠償約5700萬美元,“大通山”輪和40多名船員被扣留在附近港口。
廣州海運局聘請當地老資格律師,看到判決書后,連連搖頭說:“‘大通山’輪必敗無疑!”
面對約合人民幣幾億元的巨額賠款,廣州海運公司的領導如五雷貫頂:全局財產都賠上還不夠!
公司領導想到了遠在國外考查的“一點錨”船長龔鎏。
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龔鎏一無資料二無文件,平時難見皺眉的龔船長雙眉緊鎖,面臨復雜的訴訟案件如履薄冰,沉浮難料。
第二天,龔鎏乘飛機直達香港。因為直奔事發地土耳其一時很難處理。要求將相應資料送到香港。“一點錨”船長要在那里“備戰”,這是龔鎏船長的一貫作風和習慣:不打無準備的仗!
看文件找資料,“一點錨”船長帶著“最后一博”的希望趕到土耳其首府伊斯坦布爾,聽取了中國駐當地領事館有關中土關系的情況通報,然后馬不停蹄地登上“大通山”輪。仔細翻閱當時的航海日志。最后翻開隨身攜帶的一疊疊資料。一則關于《關于博斯普魯斯海峽通航制度公約》,使龔鎏船長眼前一亮:“終于看到希望了!”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土耳其的戰略要地,與地中海緊緊相連,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通向外海的唯一狹長通道。全長304公里,最窄處只有108米,兩岸多為懸崖峭壁,最淺水深僅有27米。是條少見的危險航道。
每天穿越這條危險航道的船舶穿流不息。為確保船舶航行安全,《公約》里的航海指南中特別指出:“裝侢危險品船舶不得亱間航行于海峽。”伊拉克油輪完全違反了夜航的規定,應負主要責任。
終于,這場已成敗局的海上官司看到了轉機。“一點錨”船長與當地律師共同努力下,奇跡出現了:土耳其海事法院改判:“大通山”輪賠款改為400萬美元,一下減去了5300萬美元!
消息傳到廣州海運局,人們沸騰了!“一點錨”船長用他對祖國的忠誠和智慧,使這場罕見的海上關司“反敗為勝”。
從此,“反敗為勝”的“一點錨”船長名揚國內外航海界。
看完這些資料,彭濤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自已不僅要做一個“反敗為勝”的優秀球員,還要刻苦學習,將來做一名像“一點錨”船長一樣有知識有魄力的優秀航海家!

作者:張濤,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遠洋海運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知名海員作家、航海高級工程師、《“一帶一路”研究會》特聘研究員。張濤作為遠洋船長,工作之余,筆耕不輟,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建設》《中國海員》《航海》《海洋大觀》《中國海事》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我們都是無產者》《小海螺》《船長和黃金》《滄海橫流》等多部反映海員生活的小說、戲劇和報告文學。《我們都是無產者》曾被評為國家優秀小說,并選入大學中文系教材。

來源: 中國航海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