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

上海外灘的報童扯著嗓子高喊:“最新消息,遭遇臺風的‘新銘輪’已安全抵達黃浦江!”

人們紛紛涌向十里洋場的外灘。

一艘掛滿彩旗的巨輪緩緩朝外灘駛來。

一位身著筆挺船長制服、年過半百的老人手持望遠鏡,站在駕駛臺上,目視前方,不時向兩岸的人群揮手致意。

這位老人就是《新銘輪遇險記》的主角,許多人不知曉他的大名,都知道他是十里洋場上的著名船長——“海上駿馬”。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九三五年的秋天。

秋季是中國東海和黃海臺風多發季節。

招商局所屬的客貨輪“新銘輪”,由威海駛向上海途中遭遇了強臺風。

那個年代,氣象預報還很落后,遠沒有現代完善,海上遭遇臺風,只能聽天由命。

狂風惡浪包圍著“新銘輪”?!靶裸戄啞痹谄疵貟暝?;排山倒海的巨浪時時壓向船舷甲板,發出陣陣撕心裂肺的怪叫聲。

“新銘輪”劇烈地顛簸擺晃著。

當船艙的旅客知曉駕駛這條巨輪的是“海上駿馬”時,驚叫聲和呼救聲頓時平靜下來。

船艙里顯得異常寂靜,只有巨浪拍打船舷的“啪啪”聲響。

早在多年前,被稱為“海上駿馬”擔任“新銘輪”船長時,就顯示了“海上駿馬”的威風和駕馭大海的非凡能力。

一天,“新昌輪”滿載貨物和旅客從廣東汕頭港起航南下。船駛到東海魚山列島附近海域,遭到了罕見狂風暴雨的襲擊。暴雨狂風排山倒海壓向“新昌輪”?!靶虏啞毕衿萑~在大海里顛簸漂泊。

“海上駿馬”鎮靜地堅守在駕駛臺。

突然,一聲震耳的巨響,意外發生了;船舶動力的傳遞系統——地軸在狂風大浪中斷裂了,飛轉的螺旋槳掉進了大海。

這是航海史上罕見的海難事故,巨輪頓時失去了動力。

“新昌輪”宛如一葉孤舟在驚濤駭浪中任意擺布……。

隨著夜幕的降臨,失去控制的“新昌輪”被風吹到了臺灣附近的基隆海面,如果再向南漂移,一座大山就橫在前面……“新昌輪”面臨船毀人亡的厄運。

船上一片嘈雜混亂,有的嚎啕大哭,有的磕頭祈禱,有的準備棄船逃生……。

此刻,“海上駿馬”深感全船的生命財產都壓在自己身上。萬不能驚慌蠻干。當機立斷,命令所有船員堅守崗位,鼓勵旅客耐心等待救援船只,沉著指揮,用唯一的船舵控制船的方向。

人們望著駕駛臺上的“海上駿馬”鎮靜自若,井然有序,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

經過七天七夜的拼命拼搏,終于盼來了救援船。就在救援船抵達的時刻,“海上駿馬”由于勞累過度昏倒在駕駛臺上。

“海上駿馬”被緊急送往醫院,膽囊炎做了手術。“海上駿馬”用頑強的意志搶救了難船。一時美名享譽大江南北;“海上駿馬”是輪船的守護神!

此次,“新銘輪”遭遇的強臺風,情況不亞于當年的“新昌輪”。

當肆虐的風暴把“新銘輪”從臺風的邊緣逐漸推向了臺風圈內;甲板上的設備和貨物幾乎都被風浪卷進大?!?/p>

拖錨航行的“新銘輪”,手腕粗的錨練突然崩斷了。接著對外唯一通訊的電報天線也被狂風“席卷而去”。

“新銘輪”不僅失去了抗風能力,與外界的聯系也中斷了。

“海上駿馬”沒有退縮,用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高超的駕駛技術,與臺風搏斗了整整30多個小時。

“新銘輪”終于駛出了危險海域。

旅客們含著熱淚涌進船長室,哽咽地說不出一句話……只是頻頻點頭表示謝意。

《新銘輪遇險記》立刻在國內外報界廣為宣傳,并編入了當年的中小學教科書,轟動了航海業界。

這時,人們才知道,這位被譽為“海上駿馬”的船長是中國第一位遠洋船長,名叫馬家駿,海員們喜歡叫他“海上駿馬”。

馬家駿出身在上海青浦縣鳳溪鎮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祖輩都是農民。

馬家駿從小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倔強性格。中學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前清郵傳部高等實業學?!钡暮胶?啤_@是中國第一座設立航海專業的學府。馬家駿刻苦攻讀的精神,深受校長撒鎮冰的青睞和賞識。學校畢業后被招進英國商太古輪船公司,擔任輪船駕駛員,開始了他終身喜愛的航海生涯。

1937年3月,上海招商局開辟了廈門至菲律賓馬尼拉的遠洋航線?!昂:噍啞笔苊幣?,船長就是馬家駿,也是中國航海史上第一位行駛在國際航線上的船長。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年齡原因,馬家駿走進了辦公室。常年在海上奔波的“海上駿馬”在機關實在坐不住。經常去基層調研解決問題。直到七十多歲高齡還駕船多次來往秦皇島—寧波等地。

黨和政府給“海上駿馬”很高的榮譽;歷任上海市政協委員,勞動模范……

每當人們提起中國航海界的前輩時,總不會忘記,中國第一位遠洋船長“海上駿馬”馬家駿。

作者:張濤,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海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遠洋海運作家協會副主席、江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知名海員作家、航海高級工程師、《“一帶一路”研究會》特聘研究員。張濤作為遠洋船長,工作之余,筆耕不輟,先后在《人民日報》《中國建設》《中國海員》《航?!贰逗Q蟠笥^》《中國海事》等報刊雜志上發表了大量文章,并出版了《我們都是無產者》《小海螺》《船長和黃金》《滄海橫流》等多部反映海員生活的小說、戲劇和報告文學?!段覀兌际菬o產者》曾被評為國家優秀小說,并選入大學中文系教材。

來源: 中國航海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