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小編經常看到很多2歲+的寶寶還不會用吸管,仍然是用奶瓶在喝奶、喝水。其實這對寶寶的口面部運動功能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還會引起很多其他的問題。說到這里寶爸寶媽們就有疑問,市面上嬰幼兒專用的杯子這么多,到底什么時候該用奶瓶、什么時候該用吸管杯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小杯子”的“大學問”。

目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兒童杯子主要可分為四類,奶瓶、鴨嘴杯、吸管杯、開口杯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議:

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而已,在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就可以讓寶寶開始使用吸管杯或者鴨嘴杯,再慢慢從吸管杯過渡到開口杯,可以直接跳過使用奶瓶的階段。

若寶寶非母乳喂養、長期使用奶瓶,那在接近12個月時就應該停止使用奶瓶,鼓勵使用杯子;

在18個月之前,就應該完全過渡到杯子,更不應該含著奶瓶入睡;

長期使用奶瓶的危害

很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及時戒除奶瓶的重要性!若寶寶太晚戒除奶瓶,那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

1.齲齒

這是長期使用奶瓶喝奶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寶寶會出現過度依賴奶瓶的表現,奶瓶不離手,習慣含著奶瓶邊吃邊睡。奶中的糖分會寶寶附著的乳牙,加上無法及時刷牙,日積月累了就容易發生“奶瓶性齲齒”。小小年紀,就是黑黑的牙齒,太影響美觀和牙齒健康啦!

2.影響口唇功能發育以及面部發育

奶瓶喝奶,利用的是口腔泵吸吮,而吸管杯、開口杯則需要兒童更多的口部運動參與(如圓唇、唇閉合、舌運動、下頜運動),長期使用奶瓶就會使寶寶缺乏自然情境下的口唇鍛煉,而且會影響寶寶的牙齒結構發育,可能會引發牙齒咬合問題,從而影響兒童的咀嚼功能。咀嚼功能欠佳的兒童在后期語言發育階段很有可能會存在構音不清晰等問題。

如何幫助兒童從奶瓶→吸管杯→開口杯

1.采用吸管杯和開口杯的好處

首先當然是減少由于過多使用奶瓶而引起的奶瓶齲齒;

促進口面部正常發育;

帶手柄的吸管杯/開口杯,同時還有利于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2.如何正確引導

順序:寶寶長期習慣使用奶瓶后,直接戒除可能會影響兒童的情緒,因此正確的引導和過渡非常重要,一般我們可以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引導:

從奶瓶—訓練杯(鴨嘴杯--吸管杯)—普通開口水杯慢慢過渡

頻次:逐漸減少奶瓶使用次數:先戒掉白天使用奶瓶,然后是早上,最后是晚上。

吸管杯/開口杯的選擇:為了增加兒童使用吸管杯/開口杯的順序,可以選擇一些顏色鮮艷、圖案可愛的產品。在選擇吸管杯時,吸管要選奶嘴材質柔軟的,更容易讓寶寶接受,一開始可以選擇吸管內帶有“v型”或者“?型”的。因為寶寶在剛開始使用吸管杯時,容易控制不好水量,而且容易出現吸水用力過猛而引起液體過多且過快,導致嗆水。吸管內帶有“v型”或者“?型”的杯子是通過咬合出水,而且出水量相對較小,比較安全。在選杯前,最好嘗試不同款式,以方便、安全、好看、好玩為選擇要點,既讓寶寶有興趣,又能達到練習目的。

引導方式:每天將杯子給寶寶玩,讓他對杯子產生依賴和興趣;家長可以給寶寶示范杯子的使用方法,并積極鼓勵寶寶;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比如寶寶輸了就用杯子喝水等等類似的方法幫助寶寶逐漸過度。

長期奶瓶雖有危害,但是戒奶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來源: 中國康復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