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釀酒是非常古老的手法,大約在5000年前就已經在古巴比倫欣盛,3000年前的中國也曾出現過。

不過,加入啤酒花調味的現代啤酒出現的時間并不算很長,現在普遍認為它起源于中世紀的歐洲。

現代啤酒以較低的酒精含量,以及獨特的芳香迅速傳播到了全世界,但是中國老百姓真正喝啤酒的時間并不算長,真正興起的時間應該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了。

隨著啤酒在中國興起,隨之而來是一個龐大的舊啤酒瓶回收市場,估計許多80、90后都有過賣啤酒瓶的經歷。

圖,帶B的啤酒瓶是一種更安全的生產標準

在20多年前,一瓶啤酒只賣一兩塊錢的年代,但是一個舊酒瓶卻能賣兩三毛錢,那種帶有字母“B”的、更好的酒瓶更是能達到5毛錢1個——一個舊酒瓶的回收價格達到了整件啤酒商品的25%。

在這種酒瓶價值極高的年代,出現了一批專門回收舊酒瓶的人,他們專門倒賣舊酒瓶,據說有人能日入1000元。

然而,近幾年舊啤酒瓶回收市場已經幾乎消失了,大家平時留下的舊酒瓶基本也都是當作垃圾直接丟了。

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現在啤酒瓶就不值錢了呢,近幾年啤酒瓶的價值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為什么啤酒要用玻璃裝?

自從上世紀70年代可口可樂逐漸用塑料瓶替代玻璃瓶開始,飲料瓶包裝市場近半個世紀的“玻塑之爭”就拉響了。

從現在超市中的飲品來看,在這場戰爭中,塑料已經幾乎快完全取代玻璃了,但是有一塊“領土”,塑料至今都沒能完全啃下來,那就是啤酒瓶。

這里有幾個方面原因,讓塑料確實很難取代玻璃來裝啤酒。

首先,玻璃比塑料更不容易將材料溶解到裝載的液體中。

其實,玻璃和塑料在物理性質上還挺相似的,兩者都是無定形固體——它們既不是液態也不是固態,其物理性質上有點像是過冷的液體,只是這種液體非常粘稠,所以就像固體一樣。

但是,玻璃比塑料更“粘稠”許多,或者說它更像是固體,這意味著當用玻璃來裝液體的話,它不會有太多的包裝材料溶解到其它液體中。

當然,這種溶解會很少,但是考慮到酒精對一些材料的潛在腐蝕性,如果將其放在塑料瓶子中的話,它會帶來一些風險。

其次,對于啤酒而言,玻璃比塑料能儲存更長時間。

現在大多數軟飲料的包裝瓶是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制成,這種瓶子非常適合保存二氧化碳,但它不太適合隔絕氧氣。

啤酒是發酵制品,氧氣會加速它變質。

除了不喜歡氧氣之外,啤酒還不喜歡光線,光照會導致啤酒降解,所以啤酒瓶都是用深色瓶子裝載。

玻璃很容易添加化學物質讓其變成深色而不影響其性能,但是塑料很難,添加任何化學物質都會影響聚合物的性質,所以我們看到的塑料瓶大多是透明的。

第三,玻璃瓶方便殺菌。

發酵產生的飲品很容易滲入一些不好的微生物,所以包括啤酒在內的許多發酵制品在出廠前都要經歷巴氏消毒,這是一個高溫的過程,很明顯使用玻璃瓶的話會讓整個生產線更靈活。

總得來說,用玻璃瓶來裝的啤酒不容易變質,更能保存其原有的風味。

但副作用就是它會大大增加商品的價格,因為玻璃無論從生產成本,還是生產難易程度,都比塑料要高許多。

為什么以前的玻璃瓶需要回收,現在不需要?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啤酒剛在中國興起的時候,為了滿足消費者需求,大大小小的啤酒廠幾乎建到了中國的每個縣城,這些酒廠也把中國推向了“啤酒大國”的寶座。

啤酒通過這些酒廠日夜不停地釀酒是能夠滿足需求了,但是玻璃瓶生產有一定技術要求,所以酒瓶的生產力根本沒法跟上,這是需要回收舊酒瓶的大前提。

在生產力低下、供不應求的背景下,其實酒瓶的價格遠遠高出了它的實際成本,據信以前一瓶1.5元430克的啤酒,其酒瓶的成本可能就占了其售價的一半——能達到8毛左右。

圖:玻璃瓶制造過程

如果按照整個啤酒商品的出廠成本來算的話,那么酒瓶的成本會遠遠超出50%,所以即便是5毛錢(占整個啤酒的25%)一個的高價,酒廠依然會選擇回收。

另外,隨處可見的酒廠也讓回收舊酒瓶成為可能。

以前,一片地區銷售的啤酒基本都是用類似的酒瓶包裝,商販回收的酒瓶只要稍加分類就可以在較近的地方賣個啤酒廠。

對于中間商販來說回收很方便,對于酒廠來說降低成本,所以回收啤酒瓶的行當在中國出現了短暫的輝煌。

其實,任何商品的回收都不是容易的事,但是舊啤酒瓶回收在中國確實創造過奇跡——據信以前中國舊啤酒瓶的回收率長期達到80%以上。

但是,近幾年啤酒瓶也和其它商品一樣逐漸不再回收了,其實原因也很多簡單,它真的“無利可圖”了。

現在的啤酒品牌為了個性化營銷生產了五花八門的酒瓶,而且為了擴大銷路,不同地方的啤酒會被運輸到很遠的地區售賣。

如果中間商販回收的酒瓶要送回原廠的話,他們需要支付高額的物流成本。

另外,玻璃的制造技術也日益成熟,生產成本已經大大降低了,同時制造商也變得越來越多,也已經完全能跟上玻璃制品的需求了。

這讓玻璃制品賣得越來越便宜,啤酒瓶也一樣,現在酒廠采購酒瓶的成本只要2-3毛錢,只占整個啤酒商品售賣價格的很少一部分。

回收舊酒瓶的成本大大增加,而采購新酒瓶的成本卻一降再降,自然就沒什么人做,也沒什么廠收了。

那么,現在的舊酒瓶都去了哪里?

其實,經過這么多年的變遷,玻璃瓶已經從需要回收、能換一個雪糕的香餑餑,變成整個回收產業鏈里最不值錢,最沒人要的一類垃圾了。

因為作為廢品玻璃很重且易碎,運輸不方便,另外玻璃被染成了各種顏色,需要分類處理,這些都讓它很難成為優秀的廢品。

現在的玻璃廢品都是按噸出售,分類精細的貴點,不分類的則便宜,一噸也就300-800元之間。

這么便宜自然沒什么人愿意回收玻璃,所以現在很多玻璃制品基本都是直接碾碎了,然后與其它垃圾一起填滿或者焚燒掉。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關注CHN九象科技,通過科普,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無比的事情。

來源: 九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