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萬物,自然造化。人賦萬物以情感,萬物給人以啟迪。古圣先賢睹物思廉、以物喻意,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或寄之以情,或寓之以理,倡導清正廉潔的精神境界。

請各位跟隨我們的視角,一起欣賞大自然的“廉潔天賦”吧~不以無人而不芳蘭花,在中國久負盛名,歷來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它喜歡生長在幽靜的深山空谷之中,不與世俗相爭,不與百花爭艷,自甘寂寞,品格高潔,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蘭花多生于人跡罕至的隱蔽處,葉片纖細、花小不艷,在眾草的掩映下獨自茂盛,這與圣人君子不喜喧囂、圣潔的思想不謀而合。他們鐘愛蘭花,這與蘭花與世無爭、無人自芳、幽遠素淡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因此人們常用蘭花來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野中凌寒獨自開梅花,以堅強、高潔、謙虛的品格為世人所敬重。在嚴寒中,梅于冬春開花,獨放于百花之前,又稱報春花使,梅的傲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前進、百折不撓。

梅花在冬天日照逐漸變短、溫度降低時開花,梅花花瓣表層有厚蠟質,枝干細膩緊實,使得梅花能夠抵御寒冷。梅花傲霜斗雪,具有不屈不撓的風骨與精神,中華民族正是善于進行艱苦卓絕奮斗的民族,梅花的風骨與精神給予國人內心深深的震撼,吸引著歷代文人雅士對其予禮贊,以展現面對困難的無畏氣概。一枝一葉總關情竹子,挺拔秀麗,中通有節,歲寒不凋,竹子是刻入人們靈魂深處的精神圖騰,是對人們影響最大、最深刻的植物,古人常以竹節比喻人剛正不阿的氣節。

竹子根系發達,深扎土壤,枝繁葉茂,竹葉表面覆蓋有一層保護膜,抗寒能力強,翠色經冬不掉。竹子直立挺拔、年年發筍、歲歲抽稈,表現出堅韌不拔、延綿不絕的精神。竹子密集叢生、枝干相扶、莖葉相連,隱含著不離不棄的情感。正是竹子這種獨特的品格和精神,而深得文人雅士和布衣貧民的喜愛,他們常借竹子來表達高風亮節的情感及對民間百姓不離不棄的愛民情懷。志存高潔淡名利菊花,或白之素潔,或黃而雅淡,是淡泊名利、志存高潔的象征,與竹、梅、蘭并稱為“花中四君子”。

菊花在天氣逐漸變冷時,會通過體內產生的糖分來抵御寒冷,當冬天日照逐漸變短,會促使其花芽分化、提早開花。菊花花色清雋高雅,歷風霜而依舊凜然。菊花的素雅、淡泊給予文人十分深刻的激勵,文人常借菊花的傲骨與堅貞,表達不畏權貴、堅守高尚節操的精神。自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也叫芙蓉、蓮花,乃“君子之花”,低調中顯現出高雅,“蓮”與“廉”諧音,蘊含著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寓意清正廉潔。

荷花的葉表面覆蓋有一層絨毛狀蠟絲,當污物或灰塵掉落在葉面上時,不易黏附,極易被風吹走或被水沖凈,生于濁水而不受污染,文人正是受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這種特性的觸動,對于荷花極為推崇,運用荷花來表達自己高潔清白、孤傲正直的人生品格和精神追求。凌寒松柏有本性松樹,傲骨崢嶸,四季常青,歷嚴冬而不衰,與竹、梅一起,素有“歲寒三友”之稱,文藝作品中,常以松柏象征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用來體現清正廉潔的品質。

松樹的葉細小,葉內含豐富的松脂,且葉表面具厚的保護層,使得松樹能更好地抵御寒冷。松樹葉子可生活3-5年,脫落時又是交替脫落,使人有冬夏常青的感覺。松樹生命力頑強,樹姿雄偉、蒼勁,文人贊頌青松,因為它嚴寒中不屈服,困境中能挺立,常借青松表達迎風斗雪、堅韌不拔的意志。“一品青蓮若為官,光風霽月伴清廉。世人都學蓮花品,官自公允民自安”。自然界的花草樹木讓我們深刻領悟到廉潔的內涵和理念,更加充分認識到廉潔品格的養成過程。建設廉潔社會,是人類的共同理想,是人類不懈的追求。廉潔品格的形成,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具備頑強的自律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極強的事業心、責任心,一點一滴去實現。廣西自然博物館從8月11日起至年底,將在我館園區內展出《一枝一葉總關廉》清廉文化圖文展,歡迎觀眾朋友們前來觀看

來源: 廣西自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