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新鄭黃河大橋(107國道)上發生多車連環相撞的事故,大橋上多輛車相撞,有的甚至疊在一起,有司乘人員在四周或拍照或察看車輛受損情況。事故疑因大霧天氣視線不佳造成。

圖源:大河報豫視頻

據河南省氣象臺消息,當日上午河南省許昌、漯河、駐馬店、周口、南陽、平頂山、信陽、鄭州、濮陽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0米的霧,局地甚至不足200米。

2018年12月,在沈海高速青島境內因團霧造成2起汽車追尾事故,事故共造成7車毀損,其中一輛載有25人的大客車上有2人受傷。2020年11月,G65包茂高速陜西銅川段關莊立交橋面因團霧發生三起交通事故。現場43車連撞,10多輛車著火。

以上真實發生的事故,究其原因,有一個罪魁禍首——團霧。團霧被稱為高速公路上的“流動殺手”,那么團霧是怎么形成的呢?對高速行車有何危害?正值春運,自駕返鄉的人們應如何警惕這種惡劣天氣呢?

一、什么是團霧?

****團霧又名坨坨霧,其本質上也是霧,是受局部地區微氣候環境的影響,在大霧中數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圍內,出現的更濃、能見度更低的霧。團霧由于地面輻射冷卻,使貼近地面的空氣變冷、飽和比濕下降導致水汽凝結而形成。團霧的形成需要兩個主要條件,一是低層水汽充沛、空氣濕度大;二是晝夜溫差大且風小

圖源:蚌埠論壇

團霧主要特點是形成速度快,尺度又很小,只有幾百米乃至數十米,屬于特強濃霧。它的覆蓋面積為1至5公里不等,團霧外視線良好,內部四顧朦朧。由于其濃度高、范圍小、突發性強、對交通危害性強等特點,被稱為高速路上的“流動殺手”。

一旦出現團霧

不少司機就容易手足無措

急踩剎車,引發追尾事故

而由于團霧與局部小氣候環境關系密切

高速公路路面白天溫度較高

晝夜溫差更大

更有利于團霧形成

快速行駛的車輛一旦進入高速路上的團霧

則更加危險

因此春節開車返鄉的朋友們

一定要關注天氣狀況、謹慎行車

來源央視新聞

二、開車遇到高速團霧怎么辦?

如果在高速行車過程中遇到團霧,千萬別慌,保持鎮定,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不要急剎車。突然急剎車,后車往往來不及反應,從而導致追尾。若需要剎車,應當緩慢放松油門、連續輕踩制動。不僅可以起到提醒后車的作用,還有助于控制車速。由于團霧中能見度低,無法分辨車距,行車過程中切勿隨意變更車道、超車、原地停車。最好的方式是從最近的出口緩慢駛出,或進入附近的服務區暫避,等待團霧消散。

保持低速行駛。車輛行駛中如遇團霧時,應提前減速慢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限速行駛。《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能見度小于50米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并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

正確使用燈光。遇到團霧時應及時開啟霧燈、近光燈、示廓燈、前后位燈和危險報警閃光燈,切記不要使用遠光燈。因為遠光燈是向上方照的,射出的光線被霧氣漫反射后會在車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反而容易致使駕駛員視線不清。

時刻關注后車。霧天在高速行駛,把車剎住僅僅只是安全的第一步,此外還需時刻觀察后車情況,看后車能否及時剎住。因此,駕駛員需同時給后車提示,比如可以用點剎作為提醒,并同步打開雙閃燈。

遇到事故正確處理。對于因能見度過低或發生事故等情況無法再向前行駛時,駕駛人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將車輛停到應急車道,打開危險報警閃光燈。同時,車上駕乘人員也應立即轉移至安全地點,并撥打報警電話求助。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希望各位自駕返鄉的朋友們

在開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警惕可能出現的惡劣天氣及突發情況

安安全全到家

開開心心過年!

END

綜合:應急管理部、中國天氣網、連云港交警、科普中國

整理:劉雪潔 蔡琳

責編:咕嚕

來源: 蝌蚪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