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病蟲害防治點滴
羊肚菌所有的栽培環節均在大棚或露天進行,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病蟲害。
軟體動物危害是指蛞蝓和蝸牛。蛞蝓和蝸牛經常嚼食羊肚菌幼嫩的子囊果,特別是溫暖濕潤的季節,發生較為嚴重。可采用多聚乙醛300 g,加白糖50 g、5%砷酸鈣300 g,混合后拌豆餅4000 g,加水適量拌成團餅狀,進行誘殺;或用有效成分為四聚乙醛的商用顆粒藥劑“蝸殼”等進行撒施滅殺。
白蟻通常發生于播種環節,它會吃菌種,可以在播種前翻土暴曬,或把適量石灰、草木灰灑到土壤中或火燒泥土。如果發現有白蟻,使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給菇農帶來問題相對較多的子實體真菌性或細菌性病害,尤其在溫度高濕度高的環境更易出現。羊肚菌感染真菌病害后,子實體表面會長出白色霉狀菌絲,致使羊肚菌腐爛和變形,導致產量品質下降。羊肚菌被細菌感染后,常導致菌柄腐爛發臭。病害防治關鍵是盡可能讓菇床不要處于溫度高濕度高的環境中,可以采取通風降濕的方法預防或減輕病害產生,如果病害發生可以在菇床上灑施生石灰。
山西食用菌科技小院在對長孢菌(Diploospora longispora)引起的羊肚菌真菌病害的石蠟組織切片研究中發現正常的羊肚菌菌蓋表面子囊完整,子囊和子囊孢子排列整齊、形狀規則;被真菌侵染后子囊破裂,細胞壁被破壞,子囊和子囊孢子混亂、形狀不規則。
長孢菌(Diploospora longispora)引起的菌蓋真菌腐病
正常的羊肚菌菌蓋表面子囊完整
被真菌侵染的羊肚菌菌蓋子囊被破壞
山西食用菌科技小院提醒正在出菇的菇農,在給羊肚菌做好保溫工作的同時,一定多注意病害,適當降低濕度,適時通風。希望又是一個豐收年! (圖片版權所有,轉用須征得同意)
(山西農業大學 張勇 李青 王術榮)
來源: 中國農技協山西食用菌科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