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洋與濕地”(OceanWetlands)編輯團隊注意到,據國際期刊報道,研究團隊預測,到2100年,三分之二的冰川可能會消失。

圖源:卡內基梅隆工程學院

土木與環境工程助理教授大衛·朗斯(David Rounce)領導了一項國際研究,在不同的排放情景下,對本世紀冰川質量損失進行了新的預測。這些預測被匯總到全球溫度變化情景中,以支持適應和緩解討論,例如最近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UNFCCC COP27)上進行的討論。該研究表明,根據當今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本世紀全球可能會損失多達41%的冰川總量,或者少至26%。

具體來說,朗斯和他的團隊發現,如果繼續投資化石燃料,在未來的情況下,超過40%的冰川將在本世紀內消失,超過80%的冰川可能會消失。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低排放的情況下,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被限制在+1.5°C,超過25%的冰川質量將消失,預計近50%的冰川數量將消失。按照冰川的標準,這些消失的冰川大多數都很小(不到1平方公里),但它們的消失會對當地的水文、旅游業、冰川災害和文化價值產生負面影響。

他的工作為區域冰川建模提供了更好的背景,他希望這將激勵氣候政策制定者將溫度變化目標降低到2.7°C以上,這是COP26承諾的預計目標。如果氣溫上升超過2攝氏度,歐洲中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國等較小的冰川地區將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如果氣溫上升3攝氏度,這些地區的冰川幾乎完全消失。

朗斯指出,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反應需要很長時間。他將冰川描述為流動極其緩慢的河流。今天的減排并不能消除以前排放的溫室氣體,也不能立即停止溫室氣體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意味著即使完全停止排放,也需要30到100年才能反映在冰川質量損失率上。

許多過程控制著冰川如何失去質量,朗斯的研究推進了模型如何解釋不同類型的冰川,包括潮汐和碎片覆蓋的冰川。潮汐冰川是指在海洋中終止的冰川,這導致它們在這個界面上損失了很多質量。碎片覆蓋冰川是指被沙子、巖石和巨石覆蓋的冰川。

朗斯之前的研究表明,碎片覆蓋冰川的厚度和分布對整個地區的冰川融化速度有積極或消極的影響,這取決于碎片覆蓋冰川的厚度。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他發現,這些過程對全球冰川預測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在分析單個冰川時,卻發現了質量損失的巨大差異。

該模型還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數據進行校準,包括對每個冰川的單獨質量變化觀測,這些數據提供了冰川質量變化的更完整和詳細的圖像。因此,超級計算機的使用對于支持應用最先進的校準方法和不同排放情景是必不可少的。

原文參看:https://phys.org/news/2023-01-team-glaciers-lost.html

整理:Lucy

審核:Daisy

編輯:Pierre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