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網1月6日訊(徐名揚) 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遺傳改良創新團隊成功將甜菜紅素在棉花纖維中富集,創制出纖維粉紅色的棉花,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多類型彩色纖維棉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植物生物技術》上。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原產于亞熱帶地區,在我國有新疆棉區、黃河流域棉區和長江流域棉區這三大棉區。棉花高度普遍在1米左右,但在熱帶地區可能會長到6米。花朵落下后會留下棉鈴,也就是棉花的果實,棉鈴成熟后會裂開,露出里面的纖維。
根據棉花纖維不同,可將其分為長絨棉(海島棉)、細絨棉(陸地棉)和粗絨棉(亞洲棉)三種。我國種植亞洲棉的歷史很長,但因其纖維粗短,不宜用機器紡織,正面臨淘汰的問題。我國現在種植較多的是細絨棉,這種棉花產量高、品質也比較好。
根據棉花顏色不同還可將其分為白棉、灰棉、黃棉以及彩棉。其中,棉紡廠使用的多為白棉,使用灰棉和黃棉的時候較少。
研究人員表示,彩色纖維棉可有效減少化學染料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環境的污染。但現有的彩色棉主要是棕色和綠色棉花,可選擇的余地比較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研究人員將甜菜紅素合成相關的3個關鍵基因進行密碼子優化,以棉花品種“中棉所49”為受體獲得了富含甜菜紅素棉花新材料。之后經過一系列的實驗,首次將甜菜紅素導入棉花并穩定表達,接下來,研究人員將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來源: 科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