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防疫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怎樣做好防護,保護老人、孩子等脆弱人群?如果家里有人感染,居家過程中如何避免家人被傳染?
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并不可怕,國際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各分支的致病力和毒性較原始株和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但傳播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感染后絕大部分為無癥狀和輕型。無癥狀者無需就醫,居家隔離即可;輕型一般以咳嗽、發熱、喉嚨不舒服等上呼吸道癥狀為主,可伴有一些肌肉酸痛,癥狀類似于感冒,大家也不用恐慌,不必扎堆到醫院,只需在家休息,避免勞累,保證充分能量和營養攝入,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即可。
但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如何做好防護,才能避免傳染家人呢?
(1)分區生活、物品分開;
(2)戴好口罩,勤通風;
(3)勤洗手,注意合理清潔與消毒。
如果有家人感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他們安排獨立的房間生活,家庭分區域活動,生活物品、設施使用分開;規范佩戴口罩,家中多通風,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半小時;勤洗手,注意手衛生,合理進行清潔與消毒。
接下來我們從居家視角介紹——如果有家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應該如何居家隔離和清潔消毒,減少家人感染的幾率。
分區生活,物品分開1、生活空間分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感染的家人安排獨立的房間,最好帶獨立的衛生間。
(1)關閉房門。讓感染者盡量在這個污染區內活動,不外出。
(2)洗漱、用廁在隔離房間的衛生間內完成。如隔離房間沒有獨立的衛生間,感染者需使用共用衛生間時,需規范佩戴N95口罩;盡量在其他家庭成員使用后或錯峰使用;使用后蓋上馬桶蓋再沖廁所;如廁后垃圾置入袋中,密封袋口,做好防護及時清理至指定位置;感染者接觸過的物品(如門把手、洗漱臺、馬桶等共用設施)應及時戴手套后用消毒液噴灑或擦拭消毒,消毒后做好手衛生;衛生間及時通風,至少30分鐘;其他家庭成員盡量間隔半小時以上再使用。
(3)分餐,不與家人共同進食。吃飯等都在房間內完成,不與其他家庭成員接觸。
2、物品分開。感染者房間內應準備N95口罩(離開隔離房間到公共區域時使用)、體溫計、消毒用品、帶蓋子的垃圾桶等基本防疫物資。此外,感染者的生活用品不與其他家庭成員混用,包括毛巾、牙刷、水杯、碗、筷、勺、體溫計、沐浴露、洗發水等。
3、物品交接。房門口準備一個小桌子或小椅子,作為感染者與外界物品交接的中轉,盡量不面對面直接交接。
4、垃圾處理。感染者的生活垃圾用雙層塑料袋裝好,并扎緊袋口,外表面和封口處噴灑消毒,然后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將垃圾放至指定位置。
戴好口罩,勤通風規范佩戴口罩,做好防護還是預防感染的重要一步。
當發現家人出現乏力、肌肉酸痛、咳嗽等癥狀時,同住人就應注意防護,戴好口罩(最好是 KN95/N95 級別的防護口罩,不要帶呼吸閥),保持1.5米安全距離,有效地保護身邊的人。而不是等到發熱后才開始戴口罩、分區域、做防護。
感染者如果有獨立的可以關閉的房間,在房間內可以不佩戴口罩,但離開隔離房間,到公共區域前一定要戴好N95/KN95口罩,同住非感染者也應戴好口罩。
勤通風。良好的通風條件可以快速降低環境中病毒的濃度與數量。各房間每天至少上下午各通風一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感染者進入到公共空間后,也應及時通風。使用共用廁所后也要及時通風。注意:感染者居住房間通風前,先關閉對面房間的房門。開門前先戴好N95/KN95口罩,然后緩慢輕推。開門前后都要注意做好手的清潔與消毒。
勤洗手,注意合理清潔與消毒
勤洗手。手衛生非常重要。不管是感染者還是家庭其他成員,都要牢記勤洗手!即使戴手套處理感染者物品或消毒,完成丟棄手套后仍需規范進行手衛生。戴手套≠手衛生,規范洗手很重要!
合理清潔與消毒。常見消毒用品有:
(1) 醇類消毒劑(如 75% 的酒精):可用于小物體表面的擦拭消毒,注意不能將75%的酒精對著空氣噴灑消毒;
(2)含氯消毒劑(如 84 消毒液、含氯消毒劑等):可用于物體表面消毒。刺激性強,要根據說明稀釋后使用。
(3)酚類、季銨鹽類:可以用于擦拭物品,刺激性較小。
一般根據需要消毒的物品特性,選擇一種消毒劑即可,不能將不同類消毒劑混用。使用消毒劑進行消毒時,需要佩戴好手套、口罩,消毒劑作用時間不少于30min。
衣物、床單、毛巾等:可用含氯消毒劑浸泡 30 分鐘后清洗。
餐盤、餐具:首選煮沸30min。或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凈。
其他物品:水龍頭、門把手、開關等設施,以及手機、熱水壺等物品可以用 75% 的酒精濕巾擦拭;可用水沖洗物品也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后用清水洗凈。馬桶及周圍設施可以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用清水沖洗一下。房間與衛生間擦拭使用的擦布與消毒桶要分開。
桌面、椅子、地面等可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隔離房間在期間不需要特別消毒,做好通風和交接物品的消毒即可,待隔離結束后做一次徹底的消毒。
感染者需要注意什么?(1)當疑似感染時,即應與家人保持1.5米以上的距離,戴好口罩(最好是 KN95/N95口罩);
(2)咳嗽、打噴嚏時,建議用紙巾或手肘遮擋,即使在隔離房間內也要注意遮擋,注意咳嗽禮儀;
(3)戴過的口罩、咳嗽過的紙巾等都屬于污染物,需要丟至帶蓋的垃圾桶內,密封袋口并消毒,做好防護及時清理至指定位置。
(4)將隔離房間內的物品拿出房間前,先用75%酒精噴霧或含氯消毒劑噴灑或擦拭消毒;
(5)開隔離房間門前戴好N95/KN95口罩;
(6)物品交接時錯開時間,不與家人面對面接觸。
預防“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增加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睡眠、舒緩情緒壓力,調節代謝異常等益處。國外有研究表明運動與新冠感染的癥狀密切相關,平常運動越多的感染者重癥、死亡發生率越低;而不常運動的感染者病情惡化的風險較高。鐘南山院士也曾指出:我們感染新冠病毒后,是否發病與體內病毒含量、自身免疫力有關。為了增強免疫力,可以適當鍛煉。
當出現嚴重喉嚨痛、肌肉酸痛、咳嗽、發熱時,癥狀消失后兩三周內避免中高強度運動;如果有輕微的癥狀,可以進行低強度的運動,避免久坐;無癥狀感染者可以繼續原運動習慣。重癥患者可以進行呼吸康復訓練。
雖然奧密克戎的傳播性很強,但做好這些防護工作還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家人感染,或者可以錯峰感染。居家隔離中做好分區生活,物品分開;戴好口罩,勤通風;合理清潔與消毒,勤洗手;適當運動鍛煉。把防疫措施轉化為健康生活習慣!
作者:楊曉顏、王立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
主審:杜青
中國康復醫學會副會長、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
作圖:李川
本平臺科普內容獲中國科協科普部2022年度推動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項目“全國學會科普能力提升項目-康復科普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資助
來源: 中國康復醫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