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2022年9月22日下午,中國作物學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區農業農村局共同主辦“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來之科普種質創新 推進種業振興”主題科普日直播活動,帶領網友云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物科普基地。

光明網主播武玥彤攜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艷杰,帶領網友們線上參觀了作物科普基地種植的向日葵、玉米、水稻、蓖麻、蕎麥、甘蔗、高粱、芝麻、甘薯、大豆等作物,介紹了玉米密植高產栽培技術、制糖原料甘蔗和甜菜、蕎麥等雜糧的保健功效等科技知識。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張帆研究員、孫石研究員、衡燕芳博士、李飛博士化身科普講解員,介紹了水稻的起源和馴化過程、粳稻品種和重要種質彩稻,現代栽培大豆的馴化歷史、高產優質大豆品種及目前我國大豆需求現狀,玉米優質品種的培育技術,高粱品種間的差異及用途等,為網友們帶來了一場科普盛宴,帶領大家領略“豐收背后的農業科技”,讓大家感受到科技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的力量。

此次活動通過科普中國、光明網、中國知網等平臺直播,線上累計98.1萬人次觀看。

來源: 中國作物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