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國內著名同行專家擔任評審的復旦版《2021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2021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發布,覆蓋了全國所有大醫院,給患者提供了就醫的參考。
由于國內優質醫療資源的不平衡,使得好的醫療機構人滿為患,預約時間與就診時間成反比,兩者相差時間令人咋舌。
要解決問題,先思維升級
如何在最短時間看好病,要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醫院、對應疾病合適的科室、醫者仁心并擅長治療該病的醫生,注意患者自身的診療過程,綜合多方面因素才能達到最好的醫治效果。
明確了去哪家醫院看病、掛哪個科的號、找哪個醫生診療后,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以下是去診室就診的順序過程。
1、不要除急癥外無計劃就醫,慢性病復診等情況一定要提前進行預約,了解醫院的就診流程,帶全就診卡和病歷資料等做好充分的準備,既往的各類檢查單,時間最近的在上面,時間最遠的在下面,分別按時間倒序、按類別裝訂好,放入防水的塑料袋中。方便醫生了解情況,省去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2、沐浴更衣,穿易脫易穿的衣服,方便短時間做檢查。2月-4月衣著“下厚上薄”。穿棉麻、絲麻、毛麻等粗紡面料制作的款式呈“V”字型的拉鏈夾克衫,穿“H”型運動裝。不要穿緊身褲,不能穿用尼龍等衣料作的內褲,內褲應寬松適中。患者為了方便脫換,盡量不要穿套頭的衣服。
5月-7月要勤換清潔、干燥的衣服,穿透氣性、吸熱性、吸濕性、散濕性都好的輕、薄、稀疏、寬松、柔軟的淺色短衫、短裙、短褲,衣料選用人造絲、真絲、亞麻和棉針織品。
8月-10月年老體弱或急、重癥的患者,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確定穿輕薄保暖又不感覺熱的衣服的程度。
11月-12月至次年1月,穿質輕又暖和的衣服。冬季氣候寒冷時戴帽子。帽子應大小適中、質量輕、保暖效果好。穿寬松柔軟的衣褲、輕便且尺寸稍大些并且透氣較好、吸濕性能好的鞋和棉線襪、寬頭適當增厚軟底松軟合腳的鞋。
3、若預約的就診時間段在上午前半段,空腹或進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隨身攜帶干小吃以備急需,方便抽血化驗檢查。
4、外出必帶物品(諧音:伸手要紙錢):身份證、手機及充電器、鑰匙、衛生紙、錢。
如何治好病,需重新做人(非平常所指)
進入診室,見到看病的醫生,需要說十一句話。言簡意賅,只說給醫生對鑒別與診斷有幫助的內容,便于醫生了解基本病情。其他不必說,除非醫生問,問什么,直接回答什么。避免重復和啰嗦,以便短暫的黃金時間全用在診療上。
第一句話:“大夫,您好!”問候語要有,人與人之間起碼的禮節和尊重嘛。
第二句話:最主要的主觀感受、問題或不適,一句話概括,主要不正常表現多長時間了,不要說病名和檢查出來的體征。
第三句話:現病史。第二句話的詳細說明,表達時間用幾年、幾個月、幾天等“現在完成時”,按時間先后、癥狀出現先后順序說,癥狀具體、詳細,知道的病因與誘因是什么,主要癥狀的特點是什么,病情發展與演變、伴隨癥狀是什么,診療經過是什么,全身狀況怎么樣。
第四句話:既往史。既往的健康狀況怎么樣,有無急慢性傳染病史及接觸史,外傷、手術史,預防接種史,過敏史,過去曾患過的疾病。
第五句話:有無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難、吸煙等呼吸系統情況,有無心悸、心前區疼痛、水腫(妊娠、分娩時情況)等循環系統情況,有無噯氣、反酸、惡心、嘔吐、嘔血、腹脹、腹痛、腹瀉、黑便、飲酒等消化系統情況,有無排尿困難、尿急、尿頻、尿痛、水腫、發熱等泌尿生殖系統情況,有無頭暈、眼花、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皮膚黏膜異常、淋巴結、肝、脾腫大、骨骼痛等造血系統情況,有無乏力、多汗、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等內分泌系統情況,有無頭痛、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癲癇發作、意識障礙等神經系統情況,有無肢體肌肉、外傷等肌肉骨骼系統等情況。
第六句話:個人史。有無特殊的社會經歷,職業及工作條件,習慣與嗜好是什么。
第七句話:婚姻史。婚姻情況。
第八句話:月經史。若為女性,初潮年齡,行經期多少天,月經周期多少天,末次月經時間或絕經年齡。
第九句話:生育史。生育情況。
第十句話:家族史。家族情況。
第十一句話:“謝謝您!”看完病離開前說的感謝話,對醫務人員腦力勞動的付出要有感恩的心。
因人而異,因人而宜
看病的過程也是門技術和藝術,除了醫生具備心如佛、才如仙外,比如醫生的狀態和性格等都影響看病的結果。看病也需要方法學,這方面有技巧,文字無法完全表達語言的意思,語言無法完全表達思想的意思。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在專家人群層面上,醫療水平沒有顯著差異,都是學統編的同一本教材成長起來的,但治病的結果卻大相徑庭,舉例來說:診斷相同,都用同一個治療方案,但不同性格的專家用的順序不同,性格黏糊的會說已經這么重了也不差于馬上,先觀察觀察有無加重,加重的話就用。性格急的會說已經這么重了趕快用吧。
特別需要注意的內容
簡言之,看病12個字原則:尊重醫生,主動溝通,不觸雷區。與懂不懂醫無關,醫生也生病看病,同樣道理。
即使找到再水平高的醫生,以下情況診療效果照樣不會好。
不以為然,毫無禁忌;諱疾忌醫,不遵醫囑;晨秦暮楚,胡思亂想;亂用藥物,藥罐子者;執于己見,自以為是;杞人憂天,思維定勢;一知半解,不明事理;疑慮重重,毫無信任;病入膏肓,羸不進藥;衣食難適,陰陽并藏;重財輕命,孰重不清;總想快好,投機取巧;不孝父母,欺師滅祖;小人多怨,內心陰暗;傲慢無禮,刁鉆蠻橫;指望醫者,要醫保證;無緣無份,醫度有緣人;醫不叩門,超出能力;盛氣凌人,無感恩心。
找熟人專家看病,雙刃劍,有利有弊。陌生醫生絕大多數都遵守醫務人員職業道德規范要點:救死扶傷,一視同仁;嚴謹求實,精益求精;醫風端正,不謀私利;文明服務,患者第一;語言親切,舉止端莊;慎言守密,保護性醫;互學護尊,團結協作;業務精湛,符合倫理。
既不忽視,也不過度治。即使不學醫,常見情況應當了解,這樣就不會有精神負擔,不會焦慮,不會神經系統紊亂導致加重疾病。海量的天文數字般的保健養生知識信息魚龍混雜,不是知道越多越好,有時甚至還不如不知道。如何去偽存真,了解對自己人生真正有幫助的內容,需要看待事物6個字:客觀(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認識),理性(理性思維、辯證認知、邏輯判斷正確),中立(觀點不偏激、不非黑即白)。然后采用科學的方法學步驟12個字:提高認知,理性思維,付諸行動。以此才能夠真正起到維護健康的作用。
天下無疾有雙重涵義:天下本無疾,天下沒有不得病的。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不要把健康指望醫生來維護,醫生的作用“偶爾治愈,經常幫助,總是撫慰。”
減少就診次數和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否則病原體容易交叉感染。不要用手接觸醫院公共區域,如電梯、公廁,如果必須,應使用紙巾或一次性手套等防護措施,接觸了醫院的門把手、門簾、醫生白大褂等醫務用品后一定要洗手,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患者密切接觸,不要觸摸其眼、口、鼻,不要接觸其分泌物、排泄物,否則病原體容易通過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黏膜、血液、體液等交叉感染。增強防控意識,做好個人防護,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