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視新聞報道,在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和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領導表示,全球朱鹮種群數量已經從1981年的7只擴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朱鹮棲息地面積由不足5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約1.6萬平方公里。

朱鹮與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并稱為“秦嶺四寶”,古時亦稱朱鷺。朱鹮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涉禽,羽毛以白色為主,翅膀、背部及尾部綴有粉紅色羽毛,后枕部有柳葉形羽冠,十分漂亮,有鳥中“東方寶石”之稱。

朱鹮主要生活在溫帶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帶,喜歡棲息在濕地、沼澤和水田旁或高大的樹上,常單獨或小群活動。朱鹮通常以蝦、蟹、小魚以及昆蟲等為食。它們是一夫一妻制的動物,雌鳥產卵后,雄鳥會與其共同承擔孵卵的責任,如果此時有其他鳥類來搗亂,它們就會合力將其趕出。

朱鹮曾經廣泛分布于亞洲東部,但隨著生存環境惡化,包括適合棲息的樹木及濕地減少、食物資源缺乏,再加上天敵的威脅和人類大量獵捕等原因,19世紀之后朱鹮的數量逐漸減少,20世紀后朱鹮數量更是急劇下降。

2018年,朱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級別為瀕危。2021年,朱鹮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到問題后,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采取對策保護朱鹮。(徐名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