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7日,原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親自為從烏克蘭購買的一艘北極破冰運輸船題寫船名為“雪龍”號。從此南極洲上,一艘身披中國紅的巨輪開始為我國極地科考事業立下汗馬功勞。
圓夢破冰船
從事南極科考的人,都夢想有一艘破冰船。1991年春節,原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賈根整在向時任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黨組書記宋健匯報時,提到七次科考隊在南極突遇嚴重冰情,導致“極地”號船無法靠近中山站卸貨,并提出南極考察急需一艘破冰船。
1992年上半年,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和國家海洋局兩部門聯合,向國務院遞交了一份請示報告,請求國家建造或向國外購買破冰船。那個年代建船談何容易,據當時造船部門專家測算,如果自建破冰船,周期需要三到五年,經費需3億元到5億元。
1992年夏末,南極考察辦公室的吳軍告訴賈根整一則消息:烏克蘭的“赫爾松”船廠有破冰船出售,價錢十分便宜。經過進一步了解,賈根整得知“赫爾松”船廠造了8艘萬噸級的破冰船,已經出售5艘,另有3艘在建,每艘價格約1750萬美元。吳軍隨后又請教了上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研究所總工程師張炳炎。張炳炎是我國造船方面的專家,曾在蘇聯留學,對“赫爾松”船廠很熟悉。他表示,這個價格買艘萬噸級的破冰船很值,機會不可錯過。
沒多久,張炳炎受托組成一個調查組到烏克蘭“赫爾松”船廠考察。3艘在建船,有的已完成工程的92%。船廠提出,要有購買意向,就要提前簽訂協議,并付10%的預付金。后經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和國家海洋局同意,10月7日,我方正式通知對方,確有購買意向,并與對方簽下預訂協議書,在規定時間內支付了訂金。那時,國務院的批示還沒下來,先付訂金是有風險的,武衡果斷決定,先簽預訂協議,訂金向國家貸款。關鍵時刻,武衡又寫信給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委主任鄒家華,闡明我國購買破冰船的迫切性,同時附上已上報給國務院的買船報告。鄒家華當即在請示報告上批示:“請羅干同志閱并報總理,建議從總理預備金中解決?!睍r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簽批:“同意。”
原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
“雪龍”號船的題名
1992年12月7日,武衡為破冰船起名為“雪龍”,并親筆書寫了“雪龍”二字,“龍”代表中國,“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1993年3月25日,中烏雙方正式簽字交接。同年5月18日,“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抵達上海。至此,我國終于有了自己的破冰船。
“雪龍”號船的南極科考功勛
“雪龍”號是繼“向陽紅10”號、“極地”號之后的中國第三代極地科考船,后經1995年、2007年和2013年多次改造和設備更新,“雪龍”號成為中國極地海洋調查和極地考察后勤支撐保障的中堅力量。船上擁有先進的通信導航系統,配有可容納2架直升機的機庫和1個停機坪。船上裝備有A架、萬米地質絞車、生物拖網絞車、CTD 絞車、生物水文絞車、深水多波束、表層海水走航觀測系統以及 CTD 等觀測采樣設備 ;設有氣象、物理、化學、生物、地質、綜合等500余平方米的實驗面積,配備通風櫥、潔凈工作臺、無菌操作臺、純水機、超低溫冰箱等基礎設備,同時擁有低溫實驗室和低溫樣品儲藏庫,可以滿足多學科基礎環境調查的需求?!把垺碧栍?994年10月28日從上海出發,首航執行中國第11次南極考察任務,迄今已28年。
“雪龍”號在嚴酷的極地環境中航行, 變身“冰龍”
多年來,“雪龍”號承擔了中國南極考察的運輸任務,同時承擔了南極普里茲灣等重點海域的調查任務,為推進中國南極事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09 年 1 月,“雪龍”號力助中國第 25 次南極考察隊內陸冰蓋隊在南極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冰穹A地區實施昆侖站建設。2009/2010年度中國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期間,“雪龍”號先后6次穿越西風帶。2013/2014年度中國第30次南極考察期間,“雪龍”號首次執行環南極航行任務,并成功支撐了南極泰山站建設。2018年3月,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號,首次進入阿蒙森海海域進行科學調查,獲得了南極繞極流核心區域全深度大斷面觀測數據。
“雪龍”號在南極的人道主義援助方面也作出了貢獻。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1月7日,正在南極實施中國第30次南極考察的“雪龍”號參與了載有74人的俄羅斯科考船“紹卡利斯基院士”號的脫困工作。2014年3月22日至30日,剛剛完成科考任務、原計劃??堪拇罄麃喐ダ锫貭柛圻M行休整的“雪龍”號還參與了南印度洋的馬航MH370搜尋工作。
中國歷次南極考察航線示意圖
“雪龍”號船的北極科考功勛
“雪龍”號自1999年起還承擔了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重任,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等北極太平洋扇區海域,開展了系統的多學科綜合考察 ;同時試航北極東北、西北和中央航道,獲取了第一手航道環境資料。1999年7月1日,“雪龍”號從上海首航北極,歷時71天,對北極太平洋扇區的海洋、大氣、生物、地質、環境等進行了大規模綜合考察。2010年8月26日,正在執行中國第4次北極科學考察的“雪龍”號抵達北緯88度26分、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開展科學考察,創造了中國北極考察史上考察區域最北的一個新紀錄。2012年7—9月,中國第5次北極科學考察試航東北航道,“雪龍”號成為中國航海史上首艘穿越東北航道的船舶。2017 年 7—10 月,在中國第 8 次北極科學考察期間,“雪龍”號先后穿越中央航道和西北航道,并與加拿大合作開展了西北航道地形地貌探測。
中國歷次北極考察航線示意圖
“雪龍”號入列的28年里,航跡遍及五大洋,對南、北極海洋的調查涵蓋了南大洋的普里茲灣、南極半島鄰近海域、羅斯海和阿蒙森海以及北極白令海、楚科奇海、北冰洋中央區等重點海域。在調查過程中,無人冰站觀測系統、水下無纜機器人等一批新技術得到應用,極大提升了環境觀測的廣度和持續性,為中國認知北極作出了積極貢獻。
“雪龍”號船不會退役
2019年10月,在自然資源部黨組領導下,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航南極,開啟了“雙龍探極”的新時代。
“雙龍探極”
“雪龍2”號船的出現,并不意味著“雪龍”船要退出歷史舞臺。“將通過專業定位和分工,實現新船和‘雪龍’船之間功能互補、優勢倍增的目標?!痹瓏液Q缶种袊鴺O地研究中心船舶處處長徐寧說,“雪龍”船將充分發揮其強大的后勤補給能力,以后勤保障支撐為主,主要承擔南、北極考察站的物資和人員輸送,兼顧走航綜合觀測調查和數據采樣。而新船將發揮其獨特的綜合極區海洋調查能力,以極區海洋科考調查作業為主,同時以其高等級的破冰能力和冰區操縱性能,為包括“雪龍”船在內的極地考察船舶,提供冰區作業支持和救援能力。依靠這支船隊的合理分工,使兩極海洋調查切實滿足環境資源科學調查的需求,也可以承擔兩極海洋資源調查國家重大專項任務,深入到冰區開展大范圍、長時間的調查作業。
據專家介紹,我國極地工作實際需要工作的船舶應該不少于美俄兩國,否則將永遠無法與國際先進同步。因此,我國極地工作的理想常態是,極地破冰船保用量應該是5到6艘。“未來,國家還要建設破冰能力更強的破冰船,最好能全年航行在冰區里,從而提供更多的應急救援和極地管理功能?!敝袊肮I集團第708研究所的新船總設計師吳剛說。
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乘“雪龍”號船出發
2022年10月31日,中國第39次南極考察隊第二批隊員搭乘“雪龍”號從位于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計劃2023年4月上旬返回國內。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極地考察一步一個腳印地砥礪前行,現已擁有南北極6個考察站以及破冰船隊、雪地車隊、固定翼飛機,進入全面考察的立體時代。回首往昔,縱然艱難困苦,依舊繼往開來;展望未來,哪怕風險重重,依然義無反顧。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我國正在腳踏實地、昂首闊步地向極地強國邁進。
來源: 中國極地考察事業大事記;“雪龍探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