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欲曉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審核:滕秀香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
相信不少姐妹都有過來月經前出現頭痛的經歷,這會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來說,要想確定頭痛是否真的與月經有關,我們首先要做一些排除性的檢查,比如血壓是否異常,顱內是否存在腫瘤,是否存在血管、神經異常等,排除了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后,如果發(fā)現頭痛還呈現出隨月經周期明顯改變,周期性發(fā)作的特點,那我們基本就可以認為,這種頭痛與月經緊密相關。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經前頭痛主要會有三方面原因:
一、 肝陽上亢
中醫(yī)認為,人體的陰陽應該是相互制約、相互轉化,達到相對平衡的。而女子,以肝為先天,月經受肝影響極大。如果平日失養(yǎng),耗損過重,就可能存在肝陰血不足的情況,這時肝陰就無法制約肝陽,肝陽就可能相對上亢,向上沖擊,引起劇烈頭痛、煩躁易怒。
這種情況在平日里可能還不太明顯,但是一到月經前期,女性出現特殊的生理改變,氣機變化,陰血下注胞宮,陰陽、氣血均發(fā)生較大改變,機體不如往常平穩(wěn),這時,平日隱匿的那些病癥就可能被激發(fā)而表現出來。
對于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我們要從肝論治,最主要的就是服用一些中藥湯劑,比如羚角鉤藤湯。這是一個可以清肝熱、平肝陽的方劑,一方面可以緩解熱擾心神造成的煩躁不安,另一方面還能讓上亢的肝陽降下來,再次達到陰陽制約平衡,從而緩解頭痛。
除此之外,針灸、貼耳穴等方法,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配合湯藥同治。平素也應該注意情志調護,改變生活方式,注意休息,增加運動等,這樣才能獲得更好、更長久的治療效果。
二、 血瘀頭痛
血淤也會造成女性頭痛,與上文同理,也可能是平日表現不明顯,及至月經前,氣血、陰陽發(fā)生較大變動時,才顯露出來。
血瘀引起的頭痛,在中醫(yī)理論中對應“不通則痛”,頭痛的表現往往劇烈,疼痛的感受仿佛如針扎一般。并且,存在血瘀的女性朋友,不僅可能會在經前出現頭痛,還會容易在月經期間出現痛經。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通常會使用通竅活血湯進行治療,此方在活血的同時,還有一些疏散、通竅的作用。也可以配和針灸、貼耳穴等治療,同時注意日常防護,保持身心舒暢,注意防寒保暖等。
三、 血虛頭痛
還有一些女性,可能會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或者后天失養(yǎng)造成一定的血虛,這些患者的頭竅就可能得不到足夠的濡養(yǎng),從而出現頭痛癥狀。而且月經畢竟是一個失血的過程,常可以加重機體的血虛癥狀,因此月經前、月經中,甚至月經后都可能會出現頭痛。
由血虛引起的頭痛,一般不會像肝陽上亢、血瘀引起的頭痛那般劇烈,它是一種虛證,頭痛的感受可能更多的表現為一種隱隱的、綿綿不斷的疼痛。
同時,中醫(yī)理論上來說,氣血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就是說,血虛的同時也可能存在氣虛,因此經前血虛頭痛的患者還可能會合并一些乏力、倦怠、懶言的氣虛癥狀。
對于血虛頭痛的女性,我們通常會使用四物湯來進行治療,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種為人熟知的藥材。如果同時存在血虛、氣虛,那就可以使用八珍湯進行治療,既可以補氣,又可以補血。另外,還可以使用針灸等方式調暢氣機,緩解疼痛,加之日常生活、飲食的調理等。
四、月經期能進行針灸治療嗎?
上文我們提到,針灸對以上三類經前頭痛都有一定治療效果。而且針灸在臨床中,確實也應用廣泛,那么針灸有什么講究嗎?月經期可以針灸嗎?
其實,通常來說月經期是不建議針灸的。但是如果患者確實在經期發(fā)生了頭痛,或者痛經,我們也可以將針灸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方式,通過選穴針刺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
在患者癥狀消失以后,通常建議再鞏固一個月左右,或者再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輕重以及療效來判定具體療程。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