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表示,在家用橘子汁做抗原檢測時出現了假陽性的情況。看到這一消息,不少網友炸鍋了,這還了得,抗原檢測還能做嗎,做抗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核酸檢測和抗原檢測有什么區別嗎?

首先,要強調的是,抗原檢測前需要避開干擾,但是核酸檢測沒那么高要求,而且,核酸檢測也不會找出奇奇怪怪的東西。下面就來和大家聊聊抗原和核酸兩種。


01,先說說抗原檢測


抗原檢測本質上是一個生物化學反應,而這種體外的生化反應,其實對于反應體系依賴性很高,你要是調整了反應體系,也就是buffer,一般用來保證體系不受到強烈外物干擾,比如酸堿之類的, 畢竟你無法保證每個人的口腔酸堿度一致,只要差不離就可以,但是,如果你用強力破壞,那么這個buffer也不行了,那么就會導致出現異常結果。

所以橘子這類酸性很高的,肯定會影響,事實上,可能你用白醋也許也能有效果。比如還有人用可樂、橙子、酒都可以顯色。


02,核酸檢測


但是,核酸呢?比如經常看到各種說法

甚至還真有人問

說實在的,這就是沒了解核酸檢測原理的緣故。

確實我們通過DNA可以分析出很多東西,例如親子鑒定。但是要核酸檢測檢測出其他東西,還真不行。具體我們看看核酸檢測的三個步驟:

**首先是采樣,**大家做核酸時可能會感覺到棉簽刮擦比較用力,因為我們需要通過更用力地刮擦來取得細胞,而不是輕輕地擦拭獲取病毒。

只有進入到細胞內的病毒才能存活和大量增殖,達到檢測濃度。

比如咽拭子采集的口腔復層鱗狀上皮細胞,或者鼻咽拭子采集的假復層柱狀纖毛細胞。而只要是活細胞,里面大概率是含有人自身的DNA的,當然,像口腔這種復雜環境,含有其他微生物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說無論哪種拭子,取得的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混合體,當然也包括你吃進去的所有東西。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提取DNA。

盡管目前有很多提取DNA的策略,還有專門商業化的試劑盒,但是提取DNA的本質是利用DNA和其他大分子如蛋白質、脂質等的區別進行分離,最后獲得較為純的DNA。

而到了這一步,你口腔內復雜混合體的所有DNA都會混在一起,人的、病毒的、細菌的、食物的以及其他的,難以區分。

至于你是吃橘子還是吃蘋果,那些酸堿東西經過上述幾步,全部清除掉了。

所以我們需要第三步:檢測。這是發現病毒DNA的關鍵步驟。

將混合DNA轉移到PCR儀器上進行擴增。這是因為我們細胞中的DNA含量非常低,必須通過復制的辦法讓它指數增加,才能達到檢測的標準。

而這一步,要用到一個重要的技術,PCR,也就是聚合酶鏈式反應,這是199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內容,即通過儀器讓DNA在酶的催化下不斷增加,這個過程,可以將DNA的片段快速復制,將基因放大數百萬倍。

不過,這個過程就有選擇了,出于效率,我們只需要選擇性放大我們需要的DNA片段。

比如大家所知的親子JianDing或TaiEr XingBie JianDing,都是只獲取DNA或Y染色體上的有限區域進行分析。而我們做的核酸檢測,是在從口腔中提取的所有DNA片段中,找到病毒專屬的那一段DNA,然后只放大這一段即可。

到時候如果發現這一段被大量放大了,那就意味著含有病毒,反過來,如果最終沒有發現這一段被放大,那就意味著沒有病毒。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家通常做的核酸檢測,雖然采樣時會采集到非病毒之外的DNA,但這些DNA最終是走不到檢測那一步的。

所以網上說的那些,只是編造的段子。大家該干嘛干嘛,不必忌諱太多。


最后,核酸是金標準,抗原檢測太容易受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