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可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大街上各種野生動物到處跑,治安管理混亂不堪,政府不僅不治理反而大力提倡。
不僅如此,印度人能將“垃圾魚”清道夫做成美味的食物,反而鯰魚泛濫卻沒人吃,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神奇的恒河
說到印度的魚,就不得不提到它們賴以為生的恒河。
每當世界出現流行疾病的時候,神奇的印度高官總是讓民眾多飲用恒河水,并表示恒河水來自天上,擁有治愈百病的能力。
但凡有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恒河的水只不過是雪山的積雪融水和各地的夏季降水匯聚的河流,根本不是所謂的“神水”。
隨著印度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恒河水也逐漸被人們污染。
人們每天將生活垃圾和各種污染物排入恒河當中,在當地人看來,恒河是養育他們的母親河,擁有神力能夠容納一切,這些垃圾也會被他們信奉的神靈清理干凈。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種心理安慰,印度人將垃圾傾倒在恒河的原因,主要還是人口太多了,每天產生的垃圾數量難以估量,政府無力處理這些垃圾,只能靠著恒河自身的修復能力來處理。
不過,隨著人們傾倒垃圾數量的增加,已經遠遠超過了恒河所能接受的限度,如今的恒河水一片渾濁,嚴重超過了可飲用標準。
但是,許多蒙在鼓里的民眾還樂此不疲地往當中傾倒,認為恒河會解決一切煩惱。
談到這里,不少小伙伴會很好奇,印度恒河的污染和我們談到的鯰魚、清道夫有什么關系呢?
受追捧的清道夫與無人問津的鯰魚
像恒河這樣污染嚴重且渾濁的水域,恰好是清道夫和鯰魚最喜愛的場所,養育了眾多的鯰魚和清道夫。
許多印度人依靠捕撈其中的魚類為生,清道夫就是他們最大的水產品之一。
吃過清道夫的人都知道,清道夫肉少骨頭多,而且肉質還很柴,一口下去,讓人很沒有食欲。
但是,在同樣環境當中生存的鯰魚不一樣,鯰魚的肉質肥美、細嫩,受到國內外眾多消費者的追捧。
然而,神奇的印度人竟然選擇將清道夫做成美味,反而對鯰魚置之不理,任由它在恒河當中泛濫。
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們兩者的食性不同。
清道夫以水域當中的污染物為食,素有“垃圾清理者”之稱,我國當初引進清道夫的目的,就是為了清潔水源,可誰知沒把握住尺度,使得它們在水體當中泛濫。
而且,清道夫的的食性比較單一,基本就吃污染物和營養物質,印度人每天傾倒的垃圾,就已經足夠它們吃上一段時間了。
所以,印度水域當中的清道夫個頭比較大,它們身上的肉也更多,食用性要比我們平時看到的清道夫要優越。
當然,也不排除印度人食物缺乏的原因,他們的人口實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中下階級的貧困人口,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管他好不好吃,填飽肚子優先。
但是,鯰魚不一樣,就算他們餓死,也可能不會選擇吃鯰魚。
因為鯰魚的食性很雜,只要是能為身體提供能量的物質,都能往下吞。
印度偏偏又有水葬的習俗。
當親人死去之后,印度人會用一些簡易的工具將尸體綁住,沉到恒河當中,讓親人回歸到自然界,鯰魚此時說不定會啃咬尸體。
這種是最原始的水葬習俗,由于恒河兩三天就有一具不明的浮尸,對國家形象的影響不好。
于是他們就改進了水葬的習俗,先將親人的尸體火化,再將骨灰撒入恒河之中。
這些骨灰富含營養物質,是鯰魚們的最愛,每當人們撒骨灰的時候,就有鯰魚圍過來搶食。
所以,印度人非常厭惡鯰魚這種生物,而且它們還吃了自己親人的尸體,吃它們與吃人又有什么區別呢?
鯰魚也就變成了印度最不受歡迎的魚類,即使是自家養殖的鯰魚,在本土也幾乎沒有市場。
反觀清道夫,雖然吃上去味道可能并不咋樣,但是至少心里過得去。
許多小伙伴可能會有疑問,為什么印度人不吃鯰魚肉,反而在大力提倡喝恒河水呢?
水中不是有他們親人的尸體嗎?理論上來將,他們心里應該感到抗拒才對。
對于這一點,要從兩一方面來解釋。
一方面,恒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在印度的地位甚至高于中國的長江黃河。
如果他們不飲用恒河水,那么整個印度就沒有什么水源可以獲取了。
此前,少數印度人也是非常抗拒恒河當中的水源,不過在官方的宣傳下,印度人逐漸從能夠接受,轉向了對恒河的熱愛。
這就要提到另一方面,印度人觀念的轉變,他們認為,親人是在河流當中魂歸高天,喝其中的水不僅不會有心理負擔,反而會受到親人在祝福。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印度人的做法有些矛盾,但是站在宗教的立場,確實有幾分道理。
對于國人來說,即使是恒河產的清道夫也難以下咽,但對印度人來說卻是道美食,其中的原因與飲食觀念有密切聯系。
飲食觀念的不同
對于印度人來說,他們對美食的追求并沒有像中國人那樣苛刻,縱觀整個印度的發展歷史,他們都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美食。
此前,在網絡上大火的印度蘆薈汁,采用了幾十種黑暗調料,被網友們調侃為充滿了元素周期表的飲料。
我們可以從中看見,印度人對美食的追求停留在一個溫飽的層面。
也就是說,對于他們,好不好吃是其次,主要是能不能吃,只要是能填飽肚子,對身體沒有危害,而且符合他們的宗教觀念的食物,就是美食。
所以,印度街頭很多奇葩的食物讓我們難以理解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我國與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的區別。
印度人殺魚
當然,印度人奇葩的操作還有許多,比如他們在殺魚的時候,并不稱為殺魚,而是“魚自己撞上去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印度人信奉佛教,絕大部分民眾都有不殺生的習慣,魚販子不得不面臨殺魚的時候,就在菜板上立把彎刀,把魚頭撞上去,自欺欺人的認為這就是魚在自殺,也就能夠順理成章地將它吃掉了。
從這種“魚被迫自殺”的方式當中,我們不難看出,印度的民眾對生命有“尊重”,但不多。
雖然印度人的這種做法被不少網友抨擊為“假惺惺”,但我們從中其實也可以得到一些思考,畢竟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我們已經破壞了太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否可以用合理的手段,保護珍稀動物呢?。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關注CHN九象科技,通過科普,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無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