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網11月29日訊(徐名揚) 據新華社報道,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28日介紹,長江流域已建立保護長江江豚相關的自然保護區13處,覆蓋了40%長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護近80%的種群。在南京、武漢等長江干流江段,“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出現頻率顯著增加,部分水域單個聚集群體達到60多頭。

長江江豚俗稱“江豬”,曾經與東亞江豚一起被認為是窄脊江豚的兩個亞種,2018年研究人員發現長江江豚與東亞江豚存在顯著的遺傳分化,且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認定為獨立物種,這標志著我國又增添了一個特有物種。

成年江豚的體長在1.2~1.8米,體重30~70公斤,形似海豚,但沒有背鰭,江豚的吻部短而闊,依靠聲吶系統導航、覓食和交流,長江江豚喜歡單只或成對活動,偶爾能觀察到20頭以上的大群。長江江豚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干流和通江湖泊中,通常以小型魚類為食。

在風雨來臨前,江豚會朝著起風的方向頂風出水,這種現象被漁民稱為“江豬拜風”,漁民可以據此判斷天氣變化,決定是否出海捕魚,以免發生意外。

目前,長江江豚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人類,如氣候變化、非法捕撈、船舶航運、水體污染等都導致長江江豚的數量持續下降,2018年,農業農村部發布,長江江豚僅剩約1012頭,其中,干流約為445頭,洞庭湖約為110頭,鄱陽湖約為457頭。

2012年,長江江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級別為易危,2017年級別變為瀕危。2021年被列為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近年來,我國正通過建立保護區、研究所,以及出臺相關政策法規等手段來保護江豚。2022年,鄱陽湖流域長江江豚數量已增加至700余頭。

來源: 科幻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