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中教育50強
連續兩年被清華大學列為優質生源中學
2022 年考入清華、北大的精中學子數量位居省會第一,全省第二
被國防科技大學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全國民辦學校唯一入選
首創的高效6+1課堂被評為“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河北唯一獲獎教學改革成果
這就是石家莊精英中學,一所秉承“為中華民族培育英才、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為辦學理念,逆勢崛起的中學。
初建于1993年的石家莊精英中學是一所全寄宿制完全中學,由著名教育實業家、第十三屆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翟志海先生創辦,現任校長李金池,學校大力實施“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管理”三箭齊發的辦學方略,銳意改革,砥礪前行,高考成績一路飆升,清北錄取人數連年攀升,連續兩年榮獲“清華大學優質生源中學”,被全國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委員會評選為“中國高中教育50強”,創造了令人矚目的“精中奇跡”,引得全國30個省市數千所學校超過二十萬名教育同仁前來觀摩交流。
守正創新,創造“精中奇跡”
教育是全民關注的偉大事業,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才能在時代中發展。精英中學自創辦以來,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教育、以科學的精神追求成果,堅持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堅持“著眼差異、因材施教、多元開發、分層教學”的教學策略,以實現人人成功、全員成才為抓手,成功地創建了適合學生發展的優質教育體系。
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解決問題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發展的根本任務。在發展中,石家莊精英中學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斷拓展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教學理論指導新的教學實踐。
2010年全國著名教育專家,原衡水中學校長、衡水市教育局局長李金池出任石家莊精英中學校長。李金池迅速啟動了“新精中改造計劃”,提出了“激情教育、高效課堂、精細管理”的辦學方略,創立了“高效6+1課堂”,在學校內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創新,使石家莊精英中學快速逆勢崛起,引起了全國基礎教育界極大關注,全國各地20萬教育工作者前往參觀考察。
傳統課堂存在兩大“頑疾”:一是效率低下。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強行灌輸,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把學生的學習完全置于了被動的狀態,使學生變得消極、厭學,學習效率必然低下。二是限制人的創新精神。一些傳統課堂要求學生唯師是從、唯書是從,教師講的都是真理,書上寫的全是對的,不能質疑,課堂上學生回答不對或表現不遜,便會被訓斥,遭到當眾罰站的懲戒。這樣的課堂,必然使學生迷信權威,沒有自信,不會獨立思考。
李金池在認真分析了全國的課改形勢之后,明確提出石家莊精英中學課堂改革的指導思想:第一,實事求是,一切從教學實際出發,一切向教學實效落腳,不玩概念,不搞花樣,走自己的路。第二,不僅要顛覆舊的課堂秩序,而且要建立一種符合新課改精神、有著科學理論依據的規范的課堂形態。第三,新課堂改革的探索,不僅要解決快速提高教學成績的問題,還要嘗試回答“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第四,石家莊精英中學的課堂改革,一定要走一條建構課堂模式的道路。
經過李校長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敏銳地把握了教育與教學、學生與老師、校內與校外等多方面發展規律,推出了適用于精英中學發展的高效“6+1”課堂。該課程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高效“6+1”課堂模式中的“6”,即依次進行的課堂教學6個環節,包括“導”“思”“議”“展”“評”“檢”。第二部分是高效“6+1”課堂模式中的“1”,謂之“用”,在課后自習課上進行。這樣,每項教學內容、每個知識點的教學,都需要經過七個環節,即“導”“思”“議”“展”“評”“檢”“用”。
2019年10月16日,教育部主辦的《中國教育報》用兩個半版刊發了石家莊精英中學校長、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李金池署名文章《石家莊精英中學高效“6+1”課堂改革助推精中逆勢崛起》。深度解讀由精英中學首創、全國2000多家學校爭相引入的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
文中這樣描述高效“6+1”課堂的實踐創新:“高效“6+1”課堂教學模式,集眾家之長于一身,熔各地精華于一爐。它體用上海,頭取江蘇,臂采山東,腦借陜西,源溯衡水,魂定精中。它是在對各地課堂模式反復研究、反復比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揚其長、避其短的基礎上創立的,所以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聚焦成果 注重實踐見真章
創新的精英中學,每一位老師和學生都是實踐家。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成果是實踐的試金石。李金池校長為精英中學量身定制的“開展激情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實施精細管理”辦學方略為學校逆勢崛起奠定了基礎,也是基于精英中學發展的創新之舉,三者之間有機統一:激情教育是前提,高效課堂是核心,精細管理是保障。
目標導航、環境營造、政策激勵這些習以為常的方式如何激起一個年輕人的團隊新動能,如何讓老師們也能激情四射?這些問題是李校長經常考慮的問題。他想在精英中學培養一批擁有激情的一線教師,創設一種奮發向上的文化;他還想學生們能夠陽光自信、勇于進取,使快節奏、高效率的學習和生活成為精中學子的常態,使整個校園激情燃燒。李金池校長把“衡中精神”在精英中學內創新出新形式:激情辯論賽、激情演講、激情晨讀、激情跑操等。這種符合精中發展的新形式,也被定為精中學子八大氣質“激情、自信、惜時、守信、樸素、創新、感恩、上進”之首。
精英中學的老師經常講: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不是在報告廳里完成的,而是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完成的,是在教師的自我救贖中完成的。據李校長講,高效“6+1”課堂教學改革從2012年春天正式開始,到今天已經持續了10年,10年當中,高效“6+1”課堂不斷完善、優化,也給精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精英中學的學生李佳禧這樣說,高效6+1課堂最大特色就是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如果你走進精中校園,你會看到自信、專注、激情的精中學子在課堂上大放異彩。“我提問”“我回答”“我提問”“我質疑”“我補充”,洪亮又此起彼伏的聲音響徹教學樓。“展”環節是高效6+1課堂的精髓,想要發言,直接起立。在這里,課堂是多元的、開放的、包容的。你的每一句話,都會被同學、老師們認真聆聽。作為“三箭齊發”戰略核心的高效6+1課堂,是李金池校長在對各地課堂模式進行反復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揚長避短的基礎上創立的。高效6+1課堂致力于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優秀人才,徹底顛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把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態里面解放出來,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既快速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又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較好地回答了“錢學森之問”,被業界譽為繼洋思、杜郎口之后,全國第三大課堂范式。
國家原副總督學、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郭振有來精英中學考察后評價:“李金池校長首創的高效‘6+1’課堂模式,有著科學的理論支撐和規范的課堂形態,它既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它集眾家之長于一身,便于一線教師操作,應該在全國推廣學習。”
精細管理是保障。精英中學的精細化管理既是細節管理,又是人文管理。學校從細微之處入手,提高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執行力,把校長的理念、學校的要求落實到每個環節。其中,最典型的體現就是“三備兩研”備課制度,即:高效6+1課堂每一節課的備課均需經過分頭初備、集體研備、個人復備三道工序,是為“三備”;每一節課的集體研備又分初研和二研兩次進行,是為“兩研”。通過“三備兩研”,凝聚集體智慧,確保課堂高效。精細管理還體現在學校日常各項工作中,例如食堂管理。精中食堂通過科學、規范、精細的管理,連年保持校園食堂衛生安全A級優秀標準,確保學生就餐安全,讓學生吃飽、吃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獲得2020年度省級校園食品安全標準食堂稱號。每年入冬,精英中學都會提前半個月供暖,為學生們提供最好的后勤保障。
胸懷天下 精英中學為國育人
“胸懷天下,自強不息”是精英中學的校訓;再加上“為中華民族培育英才、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讓精中學子都懂得了中國當代青年的使命和擔當: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李金池校長曾經多次在講話中提到青年人是強國之基。他深切的說:“全體精中學子們,從今天起要有一個全新的開始,要有寬廣的胸懷、遠大的抱負,要十分珍惜自己寶貴的青春年華,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刻苦學習、發奮讀書上,用在獨立思考、掌握本領上,用在勇于質疑、敢于創新上。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自己走向卓越,將來參與國際競爭,報效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在科學技術上真正崛起,不再受制于人。希望每一個同學,都要有這樣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擔當感、時間緊迫感。若干年后,在你們中間能夠走出錢學森,走出鄧稼先,走出楊振寧,讓幾代中國人的強國之夢,在你們這一代青年人身上實現!”
精英中學的每一位領導更是牢記“尚德重業,薈精育英”管理作風,不斷針對管理中發現的新問題,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育出更多的思想正直,學識技能突出的優秀接班人,為偉大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最大的力量。精英中學的每一位老師始終銘記著“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原則,保持一腔熱忱之心,激情的真心付去詮釋“問心無愧”四個字的意義。每一位老師也明白一個國家把培育未來接班人,把肩負著民族的未來的一批批時代新人交給教師這個群體身上時,是該抱著怎樣的期待,所以每一個人敢懈怠,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立德樹人這份使命扛在肩上、捧在手中、放在心里,并內化為工作中的點滴行動。
精英中學考入清華,北大的精中學子數量位居省會第一,全省第二。對于精中人來講,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古人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么精英中學的也是中國教育界大俠。“浩浩凌云志,巍巍報國心”也許這才是精中師生的真實寫照。
胸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精中人正邁著矯健的步伐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