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海洋檔案”公眾號)
編者按:
檔案承載初心,檔案見證輝煌。為迎接黨的二十大,“海洋檔案”將擷取黨領導下海洋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用檔案帶您重溫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奮斗歷程,銘記初心使命,激發奮進力量,續寫時代華章!
1994年12月,聯合國第49屆大會上通過了由102個成員國發起的決議,宣布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旨在通過各種形式的慶祝和宣傳活動向各國政府及公眾宣傳海洋,提高人們的海洋意識,增強海洋在創造和維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突出海洋資源與環境的整體性,加強國際合作。我國積極響應,以“迎接海洋世紀,共鑄藍色輝煌”為主題,開展了二十余項重大活動。這其中既有面向普通市民的廣場游園集會、現場咨詢等群眾性宣傳活動,也有以教育為目的,寓教于樂的各類知識競賽、科普講座、展覽、讀書活動、航模比賽、海洋夏令營等,還有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各類研討會、報告會和傳播海洋文化的電視晚會、演唱會、巡回演出等。
中國海洋檔案館保留著一整套'98國際海洋年系列宣傳活動的檔案,我們跟隨著這些檔案來回顧下這次盛大活動中的諸多“首次”吧。
我國政府首次發布海洋白皮書
1998年5月28日,在全國慶祝國際海洋年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白皮書,這是我國政府首次發表關于海洋方面的白皮書,是對'98國際海洋年獻出的一份重禮,也是對中國海洋事業的有力推動。作為我國'98國際海洋年活動的重頭戲,白皮書一經發布便在社會上尤其是海洋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英文版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這份12000余字的白皮書共分為六個部分: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保護和保全海洋環境;發展海洋科學技術和教育;實施海洋綜合管理;海洋事務的國際合作。這份白皮書將發展海洋事業列為國家的發展戰略,全面闡述了中國開發保護海洋的偉大成就、發展海洋事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政策和積極參與國際海洋事務的原則立場。
以白皮書的形式發表《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就國內而言,首次在海洋領域發表白皮書具有開創意義;就世界各國而言,表明了中國在國際海洋事務中的姿態,即白皮書中所說的“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系統的海洋事務,推進國家間和地區性海洋領域的合作,并認真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為全球海洋開發和保護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白皮書的發表,是政府意志的體現,是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銜接的,表明中國對聯合國所倡導的事務是認真負責的,并全力組織實施,同時也足以證明國家對海洋事業的高度重視,把海洋事業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
首張海洋歌曲專輯
1998年5月,由國家海洋局和今日中國出版社聯合制作、出版發行的我國首張海洋歌曲專輯——《重返海洋》問世,時任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為專輯題詞:攜手重返海洋、共鑄藍色輝煌。
《重返海洋》錄音帶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王光英題詞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這張專輯是我國海洋界和音樂界共同獻給'98國際海洋年的一份賀禮。專輯收錄的12首歌曲均是“南麂杯”全國首次海洋歌曲征集活動的獲獎歌曲。
1997年7月開啟的“南麂杯”全國海洋歌曲征集評選活動是'98國際海洋年的活動之一,旨在全國范圍內征集以海洋為主要題材、內容健康的優秀歌曲,該活動由國家海洋局和文化部主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浙江省海洋局協辦,浙江新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家贊助?;顒悠陂g,共收到全國各地專業與業余作者的應征作品3000余首,除臺灣省及港澳地區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均有參選歌曲。
經有關專家認真評選,最終100首作品分別獲得不同獎次。其中,東木、晨楓作詞、胡俊成作曲的《重返海洋》和陶思耀詞曲的《藍色輝煌》榮獲一等獎;
《大海,我們永遠相愛》等3首歌曲獲二等獎;《共享大海》等6首歌曲獲三等獎;《南麂島》獲特別獎;《國旗在大海上升起》等15首歌曲獲佳作獎;另有73首歌曲獲優秀創作獎。國家海洋局將此項活動的100首獲獎歌曲編印成冊,并挑選了其中12首制成專輯發布,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首張海洋專輯。
“南麂杯”全國海洋征歌獲獎歌曲詞譜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這張專輯以熱情謳歌海洋、海洋事業及海洋人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精神為主題。林萍、江濤、張邁、屠梅華和黑鴨子合唱等這些當年活躍在歌壇的知名歌手也都參與了專輯的錄制,他們或以磅礴恢弘的氣勢,或以真誠細膩的情感對這些歌曲進行了準確的演繹。這張專輯的問世,對于推動海洋歌曲的創作和傳播,增強全民海洋意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次沿我國海岸線宣傳采訪活動
1998年6月19日,由國家海洋局主辦、沿海各省(區、市)海洋廳(局)共同協辦的“飛越海岸線——藍色國土行”宣傳采訪活動,在廣西東興市防城港正式拉開帷幕。這次采訪活動是'98國際海洋年的重點活動項目之一,也是第一次沿我國海岸線的采訪活動。
該活動旨在宣傳我國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的發展情況,進一步增強全民的藍色國土意識?;顒佑芍醒腚娨暸_、中央廣播電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制日報、科技日報、解放軍報、工人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海洋報、北京青年報等13家新聞單位聯合發起,共派出記者50多人次,于1998年6月19日從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的最西南端——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竹山碼頭出發,分三個階段,途徑沿海10個省份的30多個城市和地區,以沿線考察和重點采訪相結合,進行了150余次的集體考察和采訪,從海洋經濟和科技、海洋管理和法制建設等各個側面,報道我國海洋事業的輝煌成就以及存在問題和發展方向,與各地新聞媒體一起,向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宣傳'98國際海洋年的意義,積極傳播海洋知識,有力地增強了社會各界對海洋工作的重視,促進了各地海洋事業的發展。
首枚海洋郵票發行
為迎接1999年即將在北京舉辦的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1997年,我國決定連續發行系列專題郵票以紀念這次世界郵政盛會。這枚由中國郵政于1998年12月22日發行的《海底世界·珊瑚礁觀賞魚》郵票就是新中國第一套海洋郵票。同時,發行首枚海洋郵票也是'98國際海洋年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重要舉措。
生活在我國南海海域的美麗珊瑚和魚兒就這樣登上了世界舞臺。票面上的魚兒色彩斑斕、形態各異,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有的像身手矯健的勇士,有的像悠然自得的神仙。它們都生活在我國的南海海域。魚兒的下面襯托了薔薇珊瑚礁的圖案,仿佛在游動的魚兒在珊瑚礁的襯托下更加靈動、美麗。讓我們來看看票面上的每條魚兒吧。
《海底世界·珊瑚礁觀賞魚》郵票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依次是:
主刺蓋魚(俗稱皇后神仙),以海綿、附著生物、藻類等為食,郵票上的圖案是幼魚。
藍斑鰓棘鱸魚,生活在珊瑚生長茂盛的潟湖和臨海礁石里,以魚類為食。
藍斑蝴蝶魚(俗稱藍腰蝶),成魚通常成對生活于珊瑚礁體外。
橘尾蝴蝶魚(俗稱橙尾蝶),較少見,分布于熱帶太平洋暖水區,在我國僅見于南海。
馬夫魚(又稱關刀、黑白關刀、關刀蝶等),生活在珊瑚礁豐茂的地區。
千年笛鯛魚,小時候魚身側面有3條黑色斜帶,隨著生長逐漸模糊至消失。
圓斑擬鱗鲀(俗稱小丑炮彈),肉有毒,非食用魚類。
雙刺甲尻魚(俗稱皇帝神仙、帝王魚),刺有毒,喜歡棲息在海流及波浪可影響到的珊瑚孔洞和裂縫中。
票面正中為過橋票,把8枚郵票連接起來的無面值郵票,這枚過橋票的中心圖案是我國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永興島。
全國最大的一次青少年海洋教育活動
由國家教委、國家海洋局、全國少工委、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軍政治部、新聞出版署發行管理司等聯合舉辦,海洋出版社承辦的全國青少年“走向海洋”教育活動,于1998年3月1日正式啟動。全國沿海13個省、市、自治區幾百萬青少年學生參加了此項活動。這是'98國際海洋年大型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自建國以來全國最大的一次青少年海洋教育活動。
此項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讀書競賽、海洋知識競賽、海洋科學探秘之船、海洋科技夏令營等?;顒幼詈笸七x出三名優秀學生代表,于當年9月12日前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參觀在那里舉辦的'98世界海洋博覽會。他們三人均是高三年級的學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委會對此項活動給予了大力支持,授權海洋出版社在有關國際海洋年的出版物及相關產品上使用聯合國國際海洋年標志;給“海上探險之船”授旗;并歡迎中國青少年參加歐洲青少年的國際海洋年活動。此項活動的有關信息,當時通過互聯網與聯合國國際海洋年的其他活動連接在一起,傳向了世界各地。
'98國際海洋年標志
(中國海洋檔案館館藏)
'98國際海洋年宣傳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顯著地增強了全民族的海洋意識、藍色國土意識,有力地推動著我國海洋事業更加迅猛地向前發展。
延伸閱讀
國際海洋年與海洋日
1998年7月18日,由'98國際海洋年大型宣傳活動組委會主辦、國家海洋局承辦,國土資源部等13家單位和全國12個沿海省市(區)共同參與的“愛我藍色國土”海洋宣傳日活動,在北京和沿海各地同期舉行。這次宣傳活動以“迎接海洋世紀,共鑄藍色輝煌”為主題,通過豐富多彩的海洋宣傳活動,讓廣大公眾更加廣泛地感受國際海洋年的氣息,更多地了解中國海洋事業的發展情況。當時許多國家在7月18日這天舉辦各類活動,將'98國際海洋年宣傳活動推向高潮。
時隔十年,2008年,國家海洋局決定啟動“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將時間定于每年的7月18日。2008年12月5日,聯合國大會決議決定,自2009年起,指定每年的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從2010年起,我國的全國海洋宣傳日也改在每年的6月8日舉辦活動。
從2008年至2022年,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已走過15年,每一屆“海洋日”都有鮮明的主題和特色,從第一屆起,每屆海洋日都會設立主場城市,以下便是我國“全國海洋宣傳日”歷屆主題和主場城市。
1.2008年7月18日
主題:海洋與奧運 主場城市:青島
2.2009年7月18日
主題:海洋中國60年 主場城市:珠海
3.2010年6月8日
主題:關愛海洋——我們一起行動 主場城市:天津
4.2011年6月8日
主題:辛亥百年,海洋振興 主場城市:大連
5.2012年6月8日
主題:海洋可持續發展 主場城市:北京
6.2013年6月8日
主題:建設海洋強國 主場城市:錦州
7.2014年6月8日
主題:建設海上絲路 聯通五洲四海 主場城市:福州
8.2015年6月8日
主題:依法建設生態文明海洋 主場城市:三亞
9.2016年6月8日
主題:關注海洋健康,守護蔚藍星球 主場城市:北海
10.2017年6月8日
主題:揚波大海 走向深藍 主場城市:南京
11.2018年6月8日
主題:奮進新時代 揚帆新海洋 主場城市:舟山
12.2019年6月8日
主題:珍惜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主場城市:三亞
13.2020年6月8日
主題: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主場城市:未設
14.2021年6月8日
主題: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主場城市:青島
15.2022年6月8日
主題:保護海洋生態系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主場城市:北海
來源: 中國海洋檔案館;自然資源部官網